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對2015年發布的《中央定價目錄》(國家發展改革委令第29號)進行了全面梳理和修訂,形成了《中央定價目錄》(修訂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社會意見。其中提到,成品油價格暫按現行價格形成機制,根據國際市場油價變化適時調整,將視體制改革進程全面放開由市場形成,這就預示著成品油價格市場化進程或將加快。
1、中國成品油定價機制發展歷程及優缺點分析
自1993年開始,中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完全由政府定價已經不合時宜,也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趨勢。到了1998年,隨著中國石油、 中國石化兩大集團重組,油價改革也拉開了序幕。近幾十年來,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一直在與國際市場形成聯動,但多少會有滯后的現象。下面隆眾資訊成品油分析師李春艷給大家分析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歷程。
1988-至今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發展歷程及優缺點統計表
因近幾年國內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陸續投產,我國原油進口依存度隨之逐年上升,至2018年高達70%。目前國內成品油市場仍未完全與國際市場接軌,但近幾年國家也一直在為成品油市場化不斷努力著。
2、近幾年國家推進成品油市場化做出一些改變
在2015年1月15日,新華社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明確,到2017年,在加快推進能源價格市場化方面,并且《意見》指出,國家將擇機放開成品油價格。
雖然在2017年成品油定價機制未能全面放開,但是近兩年還有促進成品油市場化的消息,如:自2018年7月28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中表示:正式取消了同一外國投資者設立超過30家分店、銷售來自多個供應商的不同種類和品牌成品油的連鎖加油站建設、經營,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這對終端加油站市場化有推動作用。
另外,在2019年8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名為《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其中第十七條可以概括為三點:1、取消石油成品油批發倉儲經營資格審批。2、《成品油零售批準證書》審批權下放到“地級市”。3、鄉鎮以下具備條件的地區建設加油站、加氣站、充電站等可使用存量集體建設用地。批發環節和終端加油站審批放開,也對成品油市場化有一點促進作用。
當前能夠做到成品油價格完全市場化的國家,是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西方發達國家,但其也經歷了長時間的市場演變,并非短期內便能一蹴而就。而隨著國內成品油供過于求矛盾越來越嚴峻,油品資源需求增長放緩,實現成品油市場化改革或是較佳時期。
3、若中國實現成品油市場化,對各個環節有何影響
若國內成品油實現市場化的話,對供應端和批發端方面的影響主要是市場參與主體不斷增加,主體多元化格局持續優化調整,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成品油供應主體多元格局已經形成,供應競爭更為激烈。近幾年地方煉廠和其他煉油企業煉能占總煉能的比例不斷擴大,截止2019年,預計全國總煉能約達到90605萬噸/年,其中,地方煉廠和其他煉油企業產能占總產能的38%。并且在2015年國家放開地方煉油企業原油進口權和進口原油使用權,地方煉廠在獲得具有穩定來源的加工原料后,市場資源供應增加,進一步加大對市場份額的爭奪力度,也是在推動成品油市場競爭更為充分。另一方面,成品油市場批發環節主體不斷增加,市場競爭格局深度調整,民營企業占比逐步提高。在2007年成品油批發經營環節放開后,中國新增成品油批發資質企業411家,并且除了中字頭企業外,其他國有和民營企業占比逐年上升。
若國內成品油實現市場化的話,對零售端的影響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終端零售環節競爭白熱化。目前國內成品油資源供應過剩壓力加劇,而在需求增長放緩形勢下,各經營主體市場競爭加劇,加油站“價格戰”出現頻率增加,市場份額爭奪進入白熱化階段。二是,終端經營主體增加,消費者選擇多元化。目前中國加油站總數將近11萬座,其中,中石化和中石油兩大主營加油站約占總數的5成,剩下的是民營加油站及中外合資加油站。隨著國家對外商投資加油站準入門檻放低,未來成品油終端加油站競爭格局進入白熱化階段。
綜上所述,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意見》在提到或將推進成品油市場化的步伐,最終實現成品油市場交易定價,有效反應國內市場供需關系;加大行業監管力度,完善配套保障機制。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