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3日下午,國家高端智庫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在北京舉辦《2019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發布會。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三大石油公司全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力度,勘探開發形勢好轉。原油產量扭轉連續幾年下降勢頭,達到1.91億噸,增幅1.1%;天然氣產量估算達到1738億立方米,增幅約9.8%。
世界石油市場供應和需求艱難平衡,美國與中國、歐洲等主要經濟體貿易摩擦加劇、地緣政治風險加大,對國際油價走勢構成重要影響。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走勢仍將疲軟,國際油價將維持震蕩走勢,布倫特原油均價范圍在60-65美元/桶區間。對于不穩定的全球宏觀經濟和政治局勢,特別是美國與主要經濟體的貿易爭端、中東地緣政治形勢的較大不確定性,國際油價年均水平降至50美元/桶以下或向上突破75美元/桶的情況也可能出現。
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建青在致辭中說,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國博弈加劇、保護主義持續蔓延,霸權主義盛行,國際政治經濟形勢更趨復雜。世界油氣行業發展風險加大,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但機遇與挑戰并存,油氣行業仍將在風浪中前行。
我國油氣行業認真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戰略,大力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加強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2020年油氣行業仍將保持戰略定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和安全保供能力建設,加快市場化進程,繼續走高質量發展道路。
《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自2008年首次出版以來,已連續發布12年,成為油氣行業每年最早呈現的年度分析報告。本次發布會上,《行業發展報告》主編、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劉朝全和姜學峰攜主創團隊,分別就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不確定性加劇的國際石油市場、開放競爭的中國石油市場、國內外天然氣市場回顧與展望、復雜環境下的海外油氣投資和風險、油氣全產業鏈開放進入新時期以及變局下的石油公司戰略選擇等方面介紹了報告的核心觀點,并就當前熱點話題回答了現場提問。本次發布會吸引了來自國家有關部委、行業協會、中外能源公司和科研機構以及金融投資機構的300多人參加。
《2019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核心判斷
1.對全球油氣市場施加影響已成為美國推行“美國優先”戰略的重要抓手。美國借助能源獨立,對全球石油市場的掌控力和影響力加強,成為國際石油市場又一只“看得見的手”。歐佩克石油市場份額不斷被美國擠壓,內部凝聚力和整體影響力下降,卡塔爾和厄瓜多爾先后退出。美國、俄羅斯分別支持下的沙特和伊朗兩大陣營博弈加劇,中東地區爭端更加激烈。
綜合考慮,盡管地緣政治因素可能導致短期和局部的供應緊張并誘發價格波動,但供需基本面不支持國際油價明顯走高,預計2020年布倫特油價平均價格在60-65美元/桶。
2.全球天然氣供需繼續寬松。2019年,全球天然氣貿易增長9.1%,與上年基本持平,LNG貿易增速12.2%,接近管道氣貿易增速的2倍。歐亞市場聯動性凸顯,歐洲NBP價格和亞洲LNG現貨均價都出現40%左右的深度下跌。
預計2020年,全球天然氣供需繼續寬松,價格仍將保持低位運行,供需兩側、傳統與新興國家的博弈將持續加劇。相對管道氣貿易,LNG貿易正在形成強勢。中國作為全球天然氣最大進口國,應當適時處理好進口管道氣與LNG關系,把握進口時機與結構,降低天然氣進口成本。
3.國內石油產量止跌回升,油氣對外依存度快速提升勢頭得到遏制。國內勘探開發形勢好轉,2019年原油產量扭轉連續幾年下降勢頭,達到1.91億噸,增幅1.1%;天然氣產量估算達到1738億立方米,增幅約9.8%。國內油氣對外依存度雖仍上升,但快速提升的勢頭得到遏制。
未來隨著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七年行動計劃的實施,產量還將繼續回升,預計2020年國內油氣產量有望分別達到1.94億噸和1900億立方米。加之國家發展清潔煤、多能代油、提高終端用能電力比例等政策實施,油氣對外依存度將呈平穩低速增長態勢。
4.中國成品油消費進入中低速增長階段,成品油出口壓力持續加大。2019年是我國原油和石油對外依存度雙破70%,國內汽柴煤三大成品油消費增速因多種原因均有所放緩,成品油出口壓力加大,全年凈出口總量首破5000萬噸,“猛增”34%。
2020年預計國內成品油需求增速繼續放緩,煉油能力增勢不減,供應將繼續過剩,成品油凈出口可能將一舉突破6000萬噸,超過韓國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成品油出口國。
5.國內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2019年,我國天然氣生產增速9.6%,超過進口增速,對外依存度與上年基本持平。我國天然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工程、LNG接收站接收能力、儲氣庫調峰能力建設均取得明顯進展。
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國內天然氣安全保供能力明顯提升。
2020年及之后,隨著我國天然氣市場規模的擴大、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升,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仍需繼續不斷完善,進一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供應保障能力。
6.煉能過剩趨重并有向煉化一體化下游低端擴展之勢。隨著民企的崛起和外資的進入,國內煉油和乙烯能力重又進入新一輪較快增長通道。
2019年,煉油總能力升至8.6億噸/年,乙烯總能力首破3000萬噸/年,煉化能力過剩愈演愈烈。按目前在建、已批準建設和規劃的項目測算,我國2025年煉油能力將升至10.2億噸/年,乙烯能力將破5000萬噸/年,雙超美國而居世界第一位。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煉油行業加快煉化一體化,疊加乙烯能力的快速增長,煉油能力過剩有進一步向煉化行業下游擴展、造成低端大宗石化品產能過剩的可能。
7.國際油氣合作取得戰略性突破。2019年,我國在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推進能源革命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的思路,建立全面開放條件下油氣安全體系邁出重要一步。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歷時五年建成通氣,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將與中國東北、京津冀和長江三角洲主消費市場對接;中國石化、廣匯能源、新奧能源等企業新簽多項LNG長期供應合同。我國東部天然氣主消費市場已經形成多氣源競爭格局。
同時,外資加快了全面進入中國油氣上下游的步伐,海上、煉化、銷售等一批獨資合資項目正在開建或計劃中。
8.油氣行業市場化改革進程明顯加快。2019年,政府部門圍繞落實《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出臺多項政策,推進油氣行業全面開放。
同時全面推進礦業權競爭出讓;改革油氣管網運營機制,管住中間放開兩頭,深化油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加強市場監管。油氣行業體制機制改革已經打破原有行業壁壘,新政的實施將進一步推動市場化進程。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