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從國際上幾大石油巨頭看,能源戰略轉型可以分為兩大陣營:
一類是去石油派,以BP等歐洲石油公司為代表。這類企業不僅堅信化石能源終將被替代,而且將疫情看作行業變革的一次外力驅動,加快轉型;
另一類是傳統油氣業務派,以美企埃克森美孚、雪佛龍為代表,認為化石能源未來仍持續增長,堅定貫徹基于油氣的“大石油”模式。
01.歐洲石油公司集體轉型
就在前不久,BP公布二季度財報的同時,宣布了綠色能源零碳“十年戰略”,如一枚重磅炸彈在業內炸響。
公司的目標是到2030年,碳氫化合物(油氣)產量大幅下降40%;低碳投資增加10倍,從每年約5億美元增加到每年約50億美元;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躍升至50吉瓦左右。到2030年,它不會在任何新的國家中尋找石油。
殼牌、道達爾、埃尼、挪威國油、雷普索爾等諸多歐洲石油企業,都曾給出過公司的“零碳”排放時間表。而之所以BP這一次的發聲尤為重磅,是因為其“去石油化”的速度:
按照計劃,上游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將計劃從2019年的260萬桶油當量/天減至約150萬桶油當量/天,降幅超過40%;煉廠產能將從2019年的170萬桶/天下降至120萬桶/天左右。
此前的任何一家石油企業,在“零碳”的態度上都是:一邊喊轉型,一邊卻不放手核心上游資產。
而BP此次公布的十年戰略,最基本的一個前提就是大幅削減上游產量和煉廠產能,進而咨詢公司和媒體都分析,BP勢必將在未來的日子大批出手油氣資產。
與此相對,按照十年戰略,BP未來每年將在低碳領域投資約50億美元,10倍于現在的投資數額,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能源,以及氫能和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等。
有了BP榜樣在前,歐洲其他石油企業是否會加速能源轉型的步伐?
在近期的二季度財報發布中,殼牌和道達爾都實行了資產減值,但沒有在新能源戰略上未給出明確計劃。而事實上,他們在新能源布局上可以用緊鑼密鼓、快馬加鞭形容。
殼牌計劃到2035年將其碳排放量減少20%左右,并將這一目標與約150名高管的薪酬掛鉤。今年年初,2018年入職的ElisabethBrinton出任殼牌新能源業務主管,替換了在殼牌公司任職30余年的元老級人物MarkGainsborough。
同時公司計劃2021年至2025年間,每年在電力、風能、太陽能、生物燃料和氫等清潔能源領域投資30億美元,占其總投資的10%左右。
另一家歐洲巨頭道達爾,計劃到2025年,將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擴大近10倍,到2035年天然氣在公司能源生產結構中的占比提升至60%,低碳業務占比提升至20%。道達爾的財報透露,目前公司已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凈投資被用于綜合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部門。
據咨詢公司WoodMackenzie統計,在2016-2019年間,全球主要油氣公司對于清潔能源業務的并購額僅60億美元,在核心業務投資中占比很小。2020年,歐洲石油企業對新能源布局的提速,已經十分明顯。
02.美國兩大巨頭押寶傳統油氣
埃克森美孚是在二季度唯一沒有資產減記的石油巨頭,但他的日子也并不好過。在發布會上,埃克森美孚宣布公司的五個重大開發項目將全部縮減或推遲。而這項決定還意味著隨后公司將有大批裁員。
但埃克森美孚在財報發布會上最惹人關注的,是其代言人——高級副總裁尼爾·查普曼對戰略轉型的回復:
“我不認為這是根本的變化。我認為這是對短期環境的回應。”
另一家美國石油巨頭雪佛龍,則更是用一次收購行為無聲地表達了堅定傳統油氣業務的決心。在今年行業低迷的形勢下,其不久前以50億美元收購來寶能源(NobleEnergy),而后者的主要資產是美國二疊紀盆地的頁巖業務,以及地中海巨型海上氣田。
盡管雪佛龍今年也賣掉了一些油氣資產,比如阿塞拜疆的能源資產、尼日利亞8個區塊的股權以及印尼深水天然氣的股權,但從它去年參與競購阿納達科,到今年收購來寶能源,還是可以看出其以油氣為核心業務的發展路線。
03.國內三桶油:保證主業,同時跨界
當下的低油價時期,國際大石油公司的能源戰略路徑已經出現分歧。而國內石油行業,目前我國油氣對外依存度較高,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是石油企業的首要任務,因此即使在行業低迷的大環境下,國內石油行業并未受到嚴重影響,“三桶油”保證國內油田作業量不降,上半年產量整體增加。
與此同時,國內油企也在新能源發力。
在今年中期工作會上,中國石化提出要打造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化工公司的發展愿景,構建“一基兩翼三新”的發展格局。
中石化關于潔凈能源的首個目標就是氫能。中期工作會后,一場氫能發展戰略研討會在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舉辦。中國石化董事長、黨組書記張玉卓表示,氫能正迎來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中國石化將繼續加大氫能領域投資力度。
目前中國石化每年氫氣的產量超過300萬噸,占全國氫氣產量14%左右,已建成若干油氫合建示范站,有著布局加氫站網絡的天然優勢和實際運營經驗。中國石化與法液空加強氫能領域合作,加快氫能公司組建,有著打造氫能產業鏈和經濟生態圈的堅定行動。
同時瞄上“氫能”的還有中石油。8月5日,上海中油申能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中國石油和申能(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申能)并列為第一大股東,兩者均持有40%的股份。這被媒體視為中石油開始“跨界”氫能的重大信號。
剛剛發布中期財報的中海油,其董事長汪東進在財報會議上表示,公司位于江蘇省的風電項目目前已經進入了試運行的階段,年內將投產。他還透露,目前中海油正在商談的風電項目,主要有廣東沿海地區、江蘇沿海地區和山東沿海地區。
今年1月,中海油首席執行官徐可強就公開表示,中海油要逐步的探索風電業務,每年會拿出3%-5%左右的投資額用于獲取風電資源,為中海油未來轉型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04.發展新能源,你怎么看?
新能源風在2020年愈刮愈猛,加之油價低迷,石油行業回報率下降,關于石油企業是否應該轉型大能源企業的探討,逐漸增多。尤其以BP為代表的歐洲傳統石油巨頭的轉型動作,也在國內行業引起不小震動。
從國內情況看,目前,我國石油和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連年上漲,居高不下。今年,國家能源局專門召開2020年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工作推進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油氣領域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會議強調,要強化政治擔當,不折不扣完成好保障油氣供應安全的重大政治任務。
從世界經濟形勢和能源行業自身發展規律看,油氣在人類的能源需求中主體地位還將長期保持,需求尚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空間,因此當前的油氣投資萎縮現象肯定不會長期持續下去。目前國際上比較普遍的認知是,油氣勘探開發行業回暖應該需要一到兩年的周期,即在2021-2022年。
綜上,有一點需要明確:部分傳統石油公司加大新能源業務發展力度,并不能就此認為油氣行業整體衰退。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