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世界最大的“公約數”就是不確定性。但在這個未知的世界里,至少有兩方面我們是確定的。一是能源安全問題會成為主要經濟體更加重要的目標;二是能源向綠色低碳方向的轉型發展將會加速。《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的行動。
美國能源情報集團
總統大選對美國能源工業有何影響
能源相關問題在美國總統大選(唐納德·特朗普和喬·拜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話題。特朗普在能源問題上的立場眾所周知,但拜登的立場鮮為人知。如果拜登當選美國總統,他將采取什么樣的能源政策?
在2020年最后一場電視總統辯論中,拜登要讓(美國)脫離石油工業!但事實可能無法讓他兌現這一承諾。頁巖革命使得石油行業在美國幾個州占據了重要地位,直接和間接地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拜登認為,“石油工業污染嚴重”“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必將被可再生能源取代”。
拜登對于頁巖氣的觀點比較謹慎。他沒有打算禁止天然氣的開采,只是想阻止井口氣的燃燒以及在聯邦土地上發放新的鉆探許可。此外,他希望逐步淘汰受到環保人士嚴厲批評的水力壓裂技術。2019年得克薩斯、賓夕法尼亞等幾個州的石油產量為300萬桶/日,天然氣產量為1350億立方米/日,如果停止勘探開發,油氣產量將不可避免地下降。
拜登認為,氣候變化問題是對人類生存的威脅,這也是他將其列為競選重點之一的原因。如果當選,他希望美國重新加入《巴黎協定》。在國家層面上,他希望到2035年全面實現能源脫碳,轉而專注于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拜登支持綠色能源發展,在他的領導下將不會建造任何新的燃煤電廠,這將是可再生能源和綠色清潔能源領域的巨大勝利,但對于美國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則是壞消息。
盡管拜登發表了支持能源轉型和氣候保護的聲明(考慮到他關于石油的言論引發的爭議),但他相信,2050年前化石能源行業不會消失,該行業的員工也不會失去工作,而且在其他替代方案中將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選編自11月2日《石油情報周刊》的文章USPresidentialelection:whatareitsimplicationsfortheUnitedStatesenergyindustry?
清華大學氣侯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
碳邊境調節稅不利于關于碳市場的談判
我國承諾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是重大挑戰,也是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同時也向國內外釋放了清晰明確、新冠肺炎疫情后綠色復蘇、加速轉型和技術創新的政策信號。目前,我國一些低碳、零碳技術的核心工藝還需要進口,技術綜合集成、產業化和技術轉化推廣的能力不足,建立低碳零碳能源體系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但已經探索出一條綠色、低碳發展的路徑。2005~2019年,中國GDP增長約4倍,但二氧化碳的排放強度下降了45.8%,提前兩年實現了2020年前我們承諾的目標,實現了碳排放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脫鉤。
中國擁有較多的新能源技術產業優勢,而且應用的場景也豐富,市場層次多元,這將支撐起新一代低碳能源技術的創新、成熟、融合和部署。未來推動能源低碳轉型還需把應對氣候變化的近期、中長期目標與能源目標相融合,建立倒逼機制,實現能源、技術和制度等方面的巨大轉變。
在實現碳中和的市場機制方面,已經有碳定價這一政策工具,在《巴黎協定》第六條已經有了共識。我們支持為實現國家和全球碳中和的目標,需要各方、各領域都參與行動,提高減排力度。但在已有碳市場和碳定價達成協議的基礎上,一些地區提出通過碳邊境調節機制來避免碳泄漏,實現公平貿易,對此我們有如下不同看法。
一是有效性問題。《巴黎協定》第六條明確通過建立碳市場防止碳泄漏,保護環境的完整性和促進貿易的公平。目前談判只剩下“最后一公里”,此時提出征收碳邊境調節稅,不利于《巴黎協定》關于碳市場的談判,影響實施的進程。
二是正當性問題。碳邊境調節稅會對已開展碳市場、征收碳稅的國家重復收稅,缺乏正當性。
三是合法性。解決碳泄漏應該通過多邊機制。在氣候變化公約、巴黎協定的框架和機制下,通過磋商談判加以解決,不應該采取額外的單邊機制。
四是技術的復雜性。碳邊境調節機制涉及的產品碳足跡核算和監測非常復雜,給碳邊境調節機制的談判和實施增加了額外的財政負擔。建議盡快完成第六條關于全球碳市場實施細則遺留問題的談判,建立科學、統一、公平、合理的全球碳市場,推動企業向氣候友好型轉型,保持環境的完整性,實現碳公平及貿易公平。
選編自解振華10月31日在“2020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的發言
中宏國研經濟研究院
推動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能源行業利潤普遍大幅下降。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國內外能源需求驟然萎縮、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深度下跌。能源企業效益大幅下滑,既不利于企業維持資本性支出力度,增強發展后勁,又將削弱其對資金風險、債務風險等各類風險的綜合應對能力。
能源行業應急保障能力有待提升。國家和區域層面的能源應急保障管理制度缺失,不利于及時協調解決特殊時期全國或區域能源行業運輸、調度與保供問題。能源儲備類型較為單一、儲量相對不足,同時商業化、區域型儲備也不足,能源跨區域調度能力亟待提高。
能源科技創新能力依然偏弱。基礎研究薄弱、前沿技術和投入以及研究有限,技術儲備不足;部分能源關鍵核心技術裝備受制于人;新興技術還是以引進消化吸收為主,創新的投入效益不高;科技創新與能源產業發展結合不夠緊密,對創新激勵不足。
煤炭行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一是煤炭產能總體寬松與結構性供應緊張并存。二是行業集中度仍然偏低。我國煤炭產業集中度低,市場供需平衡相對脆弱,維護行業平穩運行壓力大、難度大。三是多數煤炭老礦區企業經營壓力大,轉型發展路徑不清晰。
油氣對外依存度持續攀升。隨著國際政經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油氣對外依存度高企帶來的風險挑戰更加凸顯。一方面,國際油價的大幅波動會對我國經濟運行和社會穩定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另一方面,地緣政治、自然災害等重大突發事件中,國際油氣供應中斷等安全風險將明顯提升。
新能源發展面臨消納難題。一是資源和需求逆向分布,由此帶來的跨省區輸電壓力較大。二是新能源高速發展與用電增速不匹配。三是風電、光伏發電的出力受自然條件影響,存在較大波動性,大規模并網后,給電力系統的調度運行帶來了不少挑戰。
選編自張博10月29日在中宏國研經濟研究院微信公眾號的文章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