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國海上最大油氣生產商——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海油)了解到,2020年我國海上油氣產量突破6500萬噸油氣當量,創歷史新高。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的重要階段性成果,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三五”期間,中國海油在國內海域獲得多個商業發現,在渤海萊州灣北部發現的首個億噸級儲量大油田墾利6-1,打破了該區域40余年無商業油氣發現的局面,為國內油氣增產夯實了基礎。“十三五”以來,中國海油共投入35座平臺、2艘FPSO(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用于國內油氣田開發生產,新增產能超2000萬噸,為實現產量目標提供了良好的裝備保障。
中海油開發生產部總經理閻洪濤表示: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力度,不斷增加科技研究力度與提速提效工作,堅持低成本發展戰略,力爭2025年油氣產量超過8000萬噸。
01.海上原油增產240萬噸
中國海油開發生產部總經理閻洪濤: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和低油價雙重挑戰,我們持續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和科技攻關力度,實現國內海上原油增產240萬噸,占三大石油公司國內增量的80%以上。”
具體來看——
我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基地——渤海油田實現穩產3000萬噸目標;
南海東部油田創下歷史最高油氣產量紀錄,超出年初計劃產量100余萬噸,穩居國內海上第二大油氣田;
南海西部油田油氣產量比計劃超產74萬噸,創歷史新高。
早在今年1月,中國海油就確定了“國內原油產量增產150萬噸,天然氣增產20億方”的增儲上產目標。盡管面臨疫情和低油價雙重挑戰,中國海油在油氣增產目標上不斷加碼,將目標調整為“國內原油同比增產200萬噸、天然氣同比增產20億方”,堅定不移推進增儲上產“七年行動計劃”。
為實現增產目標,中國海油一方面努力加快新油氣田見產,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在產油氣田增產潛力,超額完成國內原油增產目標。
02.國內海域11個油氣新項目全部投產
疫情期間,海上油氣生產面臨人員、裝備等無法按時到位等諸多挑戰,中國海油海上一線作業人員主動延長倒班時間、堅守工作崗位,保障海上油氣田安全平穩生產。同時,中國海油合理調整生產計劃,加強物資采辦和資源調配,確保重點開發項目穩步推進,今年國內11個新項目得以全部順利投產,為國內油氣增產夯實了基礎。
在渤海,我國渤海灣首個千億方大氣田渤中19-6試驗區順利投產,創造了我國海上油氣田建設周期最短紀錄。我國海上首座大型稠油熱采開發平臺——旅大21-2平臺順利投產,海上稠油和特稠油開發開采邁出關鍵一步。
在南海,我國海上最大高溫高壓氣田東方13-2氣田的順利投產,為我國海上油氣開發開拓了新的增長點。我國首個自營深水油田群——流花16-2油田群日前順利完成第15次提油作業。投產3個月以來,流花16-2油田群加快上產步伐,產量表現出色,日產量過萬噸,原油外輸量超過80萬噸,成為我國南海日產量最高的油田群。
03.在產油氣田深入挖潛
受疫情影響,本就穩產難、上產更難的海上油氣田,維持正常生產已是不易,中國海油深入開展提質增效工作,通過科技創新和管理革新,將產量和效益一點點“摳”出來。
各個海域紛紛打出增產“組合拳”,通過加大調整井鉆探力度、降低油氣田綜合遞減率、持續推進精細注水等各項措施,全力以赴打好完成全年奮斗目標產量攻堅戰。
以南海西部油田為例,全年實施常規增產措施115井次,年增油44.6萬噸。產油大戶潿洲作業公司,各生產平臺、終端員工分秒必爭搶產量。在潿洲11-1、潿洲12-2B油田,調整井作業日夜進行,鉆機轟鳴,想方設法提高作業效率。潿洲11-1油田A平臺實施3口調整井,通過創新技術與工藝、強化生產運行管理,3口井鉆完井作業提效25.6%。
在渤海油田,遼東作業公司今年實現連續10年穩產油氣超千萬噸,我國最大的海上自營油田——綏中36-1油田通過綜合調整、穩油控水,開發水平不斷提升,油田年產量從13萬噸躍升至峰值的523萬噸。
恩平油田是南海東部海域超產最多的油田,其二期開發項目中的恩平23-7油田原來是一個地質儲量不足百萬方的小油田,科研人員圍繞生產動態,開展精細油藏研究和挖潛,新增調整井4口,使其翻身一躍成為中型油田,油田地質儲量和可采儲量雙雙增長7倍,累產油超百萬方。
中國海油董事長汪東進表示,未來,中國海油將繼續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咬定增儲上產“七年行動計劃”,助力我國海洋石油工業不斷取得更多新突破,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海油力量。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