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呼之欲出
人類戰勝新冠病毒,最大希望還是疫苗。
2020年底,關于新冠疫苗傳來許多好消息。美國輝瑞、Moderna公司開發的新冠疫苗,有效性都接近95%;美國的第一批疫苗也已經在2020年12月中下旬分發了。
聽起來,似乎地球人馬上就能全部接種上新冠疫苗了?
沒那么簡單。疫苗是出來了,但作為一種戰略資源,卻遭到哄搶。疫苗分配成為全新博弈戰場。
根據霍普金斯大學測算,實現群體免疫需要為70%-90%的人口接種新冠疫苗,按75億人計算,若采用兩針免疫,全球新冠疫苗需求至少是100億劑。
然而,尚未量產的新冠疫苗卻已經被西方富國“預購”得干干凈凈!杜克大學最新數據,全球各國“預購”的新冠疫苗訂單達到96億劑。其中,僅美國、歐盟、英國、日本的富裕“4人組”,就包攬了34億劑,超過總預購數的1/3。
《自然》雜志也印證了這個事實:最早的疫苗產能已經被歐美國家壟斷,低收入國家只能等到2023年甚至2024年才有可能接種。可能出現“免疫落差”的局面。
新冠疫苗研發的最新進展,讓人們開始看到“隧道盡頭的光芒”,但要想結束新冠大流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20年底,關于新冠疫苗傳來許多好消息。美國輝瑞、Moderna公司開發的新冠疫苗,有效性都接近95%;美國的第一批疫苗也已經在2020年12月中下旬分發了。
聽起來,似乎地球人馬上就能全部接種上新冠疫苗了?
沒那么簡單。疫苗是出來了,但作為一種戰略資源,卻遭到哄搶。疫苗分配成為全新博弈戰場。
根據霍普金斯大學測算,實現群體免疫需要為70%-90%的人口接種新冠疫苗,按75億人計算,若采用兩針免疫,全球新冠疫苗需求至少是100億劑。
然而,尚未量產的新冠疫苗卻已經被西方富國“預購”得干干凈凈!杜克大學最新數據,全球各國“預購”的新冠疫苗訂單達到96億劑。其中,僅美國、歐盟、英國、日本的富裕“4人組”,就包攬了34億劑,超過總預購數的1/3。
《自然》雜志也印證了這個事實:最早的疫苗產能已經被歐美國家壟斷,低收入國家只能等到2023年甚至2024年才有可能接種。可能出現“免疫落差”的局面。
新冠疫苗研發的最新進展,讓人們開始看到“隧道盡頭的光芒”,但要想結束新冠大流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目前中國有5個新冠疫苗已處于臨床III期階段。據國家衛健委預計,2020年底國產新冠疫苗年產能可達6.1億劑,2021年可達10億劑以上。
但短時間內給全國人接種新冠疫苗,或許并非最佳策略,分為“兩步走”方案更為合理。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姜慶五分析,中國的策略是“以空間換時間”,依靠嚴格防控,中國疫情已得到較好控制。目前疫苗產能暫時無法完全跟上,可以優先完成重點人群的接種,等全球完成疫苗接種、疫情慢慢得到控制后,中國可能就不用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
所以2021年,仍舊要以做好嚴格防控為主。
但短時間內給全國人接種新冠疫苗,或許并非最佳策略,分為“兩步走”方案更為合理。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姜慶五分析,中國的策略是“以空間換時間”,依靠嚴格防控,中國疫情已得到較好控制。目前疫苗產能暫時無法完全跟上,可以優先完成重點人群的接種,等全球完成疫苗接種、疫情慢慢得到控制后,中國可能就不用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
所以2021年,仍舊要以做好嚴格防控為主。
創新加碼,補短板正當時
過去幾年,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2021年,仍將是“補短板”的重要年份。
黃奇帆曾分析過,我國目前研發費占GDP的比重大約在2.2%,100萬億GDP差不多2.2萬億研發費,僅次于美國,排在第二。但在核心的、高科技的、基礎性的研發方面,只占到總研發費的5%,遠低于發達國家的20%。
關鍵研發投入不足,被人“卡脖子”自然不可避免。因為高科技靠買是買不來的,必須拋棄幻想。因此不難預見,2021年“國產替代”市場將無比巨大,僅芯片領域,我國每年進口花費金額就高達2.1萬億人民幣,自給率只有15%左右,如果能夠實現70%的芯片自給率,每年在進口芯片上的花費將減少1.5萬億。
2021年,仍將是“補短板”的重要年份。
黃奇帆曾分析過,我國目前研發費占GDP的比重大約在2.2%,100萬億GDP差不多2.2萬億研發費,僅次于美國,排在第二。但在核心的、高科技的、基礎性的研發方面,只占到總研發費的5%,遠低于發達國家的20%。
關鍵研發投入不足,被人“卡脖子”自然不可避免。因為高科技靠買是買不來的,必須拋棄幻想。因此不難預見,2021年“國產替代”市場將無比巨大,僅芯片領域,我國每年進口花費金額就高達2.1萬億人民幣,自給率只有15%左右,如果能夠實現70%的芯片自給率,每年在進口芯片上的花費將減少1.5萬億。
類似的還有光刻機、生物制藥、高端數控機床、操作系統等重點科技領域。2021年,這些硬核科技的創新,勢必大有可為!
直播電商,草莽謝幕
2020年,是直播電商野蠻生長的一年。
一方面,人人皆可帶貨直播,上到政府官員,中至企業家,下到平頭百姓。直播電商有多火,已無需贅言;另一方面,各種亂象幾乎成了行業潛規則,數據造假、直播售假的行為越來越多。
所以2021年,直播電商將出現3大變化:
1. 監管趨向于嚴格
2021年,直播電商中刷單、刷量這條灰色產業鏈的生存空間將會越來越窄。同時,所有直播帶貨商2021年最大的挑戰,就在于對商品的篩選和品質的把控。
2. 頭部集中度提高
2021年,直播電商將迎來洗牌時代。許多品牌商入場后將不斷孵化IP,形成矩陣。比如聚劃算已經將“劉一刀”的成功模式孵化到其他明星身上,像景甜(種甜官)、李好(摳價官)等對應不同風格和受眾。
而品牌商和平臺頭部主播的關系將變成“既合作又對抗”,在各種大大小小的戰役后,雜牌軍、混編軍的生存將會越發困難。
3. 產業基地成贏家
直播電商有個有趣現象,素人拼不過網紅,網紅拼不過品牌,品牌干不過產業基地。
直播電商2021年毫無疑問會更火,有人預估規模將達到2.5萬億,解決2000-2500萬人就業。但與此同時,直播電商的“草莽時代”將會終結。
所以2021年,直播電商將出現3大變化:
1. 監管趨向于嚴格
2021年,直播電商中刷單、刷量這條灰色產業鏈的生存空間將會越來越窄。同時,所有直播帶貨商2021年最大的挑戰,就在于對商品的篩選和品質的把控。
2. 頭部集中度提高
2021年,直播電商將迎來洗牌時代。許多品牌商入場后將不斷孵化IP,形成矩陣。比如聚劃算已經將“劉一刀”的成功模式孵化到其他明星身上,像景甜(種甜官)、李好(摳價官)等對應不同風格和受眾。
而品牌商和平臺頭部主播的關系將變成“既合作又對抗”,在各種大大小小的戰役后,雜牌軍、混編軍的生存將會越發困難。
3. 產業基地成贏家
直播電商有個有趣現象,素人拼不過網紅,網紅拼不過品牌,品牌干不過產業基地。
直播電商2021年毫無疑問會更火,有人預估規模將達到2.5萬億,解決2000-2500萬人就業。但與此同時,直播電商的“草莽時代”將會終結。
短視頻賽道,爭奪長尾
2020年,中國網民平均花多長時間在短視頻上?一個保守的答案是每天將近兩小時。
目前,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已經超過8億。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的報告,短視頻人均使用時長已超過即時通訊,成為用戶“殺時間”的第一利器。
短視頻的市場,有多大?看一眼巨頭的營收就了然。據一份互聯網上廣泛流傳的“海通證券字節跳動專家會”文檔顯示,字節跳動旗下巨量引擎的媒體廣告收入達到1500-1550億元,其中抖音就有大約1000-1050億元的營收。
目前,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已經超過8億。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的報告,短視頻人均使用時長已超過即時通訊,成為用戶“殺時間”的第一利器。
短視頻的市場,有多大?看一眼巨頭的營收就了然。據一份互聯網上廣泛流傳的“海通證券字節跳動專家會”文檔顯示,字節跳動旗下巨量引擎的媒體廣告收入達到1500-1550億元,其中抖音就有大約1000-1050億元的營收。
2021年,短視頻巨頭的大型戰役已近尾聲,但內容創作者的春天才剛剛到來。只要人性不變,用戶“殺時間”的習慣就會一直留存,短視頻仍將是挖不完的“富礦”。
新造車勢力,決戰將至
2020年,全球資本市場最大的贏家是誰?
夢想是星辰大海的馬斯克。
夢想是星辰大海的馬斯克。
特斯拉2020年以來股價大漲5倍,市值突破6000億美元,登頂全球第一大市值汽車企業,超過大眾、豐田、通用、現代等9大傳統車企的市值總和。
然而2020年,特斯拉的汽車銷量還不到全球的1%,只有幾十萬輛,豐田的年銷量則是1000萬輛。
在這背后,一個顛覆性的敘事正在發生。我們已經不能再用看傳統汽車的眼光來看特斯拉了。
它正在從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變為一家科技公司,涉及的范圍包括深度學習算法、人工智能芯片、大數據、超算、電芯、新能源、新材料等各種前沿技術領域,邊界早已遠超普通意義上的汽車公司。
甚至可以說,新能源汽車只是特斯拉業務的載體,未來它的競爭對手不只是大眾、豐田,更有谷歌、英偉達等高科技企業,還有石油巨頭、氫能源技術、中國傳統與新造車勢力。
然而2020年,特斯拉的汽車銷量還不到全球的1%,只有幾十萬輛,豐田的年銷量則是1000萬輛。
在這背后,一個顛覆性的敘事正在發生。我們已經不能再用看傳統汽車的眼光來看特斯拉了。
它正在從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變為一家科技公司,涉及的范圍包括深度學習算法、人工智能芯片、大數據、超算、電芯、新能源、新材料等各種前沿技術領域,邊界早已遠超普通意義上的汽車公司。
甚至可以說,新能源汽車只是特斯拉業務的載體,未來它的競爭對手不只是大眾、豐田,更有谷歌、英偉達等高科技企業,還有石油巨頭、氫能源技術、中國傳統與新造車勢力。
2021年,一場決戰一觸即發,特斯拉新車型Model Y將進軍中國,上演“圍剿”局面,但這次或許不再是國產新能源造車勢力圍剿特斯拉,而是特斯拉圍剿“非特斯拉”!
5G商用,走向成熟
5G,2020年發展到什么程度了?
按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的說法,截至2020年10月,中國累計建成5G基站71.8萬個,是全球最大的5G網絡,5G終端連接數已經超過1.8億。
中國信通院的研究數據則顯示,按2020年5G正式商用估算,預計可帶動約4800億元的直接產出和1.2萬億元的間接經濟產出。
2021年,將是5G商用的關鍵年份,5G新建基站將超過100萬個。過去5G商用最頭疼的“應用場景”,也將在2021年逐步走向成熟。
5G+超高清4K/8K視頻,是目前最為明確的應用方向,有望最先迎來爆發,根據賽迪預測,2022年高清視頻市場規模將超過2.5萬億元。
剩下的離得比較近的應用場景還包括,車聯網、智能電網、VR/AR、智慧城市,等等。
按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的說法,截至2020年10月,中國累計建成5G基站71.8萬個,是全球最大的5G網絡,5G終端連接數已經超過1.8億。
中國信通院的研究數據則顯示,按2020年5G正式商用估算,預計可帶動約4800億元的直接產出和1.2萬億元的間接經濟產出。
2021年,將是5G商用的關鍵年份,5G新建基站將超過100萬個。過去5G商用最頭疼的“應用場景”,也將在2021年逐步走向成熟。
5G+超高清4K/8K視頻,是目前最為明確的應用方向,有望最先迎來爆發,根據賽迪預測,2022年高清視頻市場規模將超過2.5萬億元。
剩下的離得比較近的應用場景還包括,車聯網、智能電網、VR/AR、智慧城市,等等。
圖源:阿里云研究中心
5G商用帶來的種種變化,將會超過過去30年的總和。2021年,5G+領域值得特別關注。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