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首次提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我國開始從“兩頭在外”的發展模式,轉向“以內為主、內外互促”的“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
自此,“經濟內循環”成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熱點話題。
誕生于新冠疫情爆發,外需不振、海外訂單減少大背景下的“經濟內循環”策略,其實早在多年前我國就已有實行。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后,過渡依賴外部需求的經濟模式受到嚴重沖擊,我國政府推出了4萬億元的救市政策,并開始切實推動擴大內需。自此之后,中國經濟發展戰略開始有所調整,對外的依賴程度也逐年降低。
目前,雖然我國出口貿易已經轉正并實現了較快發展,5月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6.9%,但是就以往出口情況看,多是從海外進口原材料,進行加工后再出口到海外,大部分的利潤都被擁有專利技術與知識產權的歐美國家攫取,我們所獲取的僅是微薄的“人力加工費”。
另外,在國際局勢走向不明的情況之下,尤其是美國不斷針對中國進行科學技術封鎖和斷供,堅持以我為主,減少對世界產業鏈和供應鏈的依賴,減弱世界性危機的沖擊,也成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
總結來說,內循環經濟的含義就是減少進口,自給自足,苦煉內功,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我們國家發展到這個程度以后的一次必要的結構性轉型。
那么,在“經濟內循環”的大方針下,我國工業發展將有哪些機遇與挑戰呢?
全產業鏈,基礎完備。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調查統計,中國是世界上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制造大國,按照國際標準工業分類,在22個大類中,中國在7個大類中名列第一,鋼鐵、水泥、汽車等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成就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制造體系,何況中國有14億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韌性強,對于內循環經濟不僅有歷史經驗,還有沖出重圍的決心。
高精尖行業被卡脖子的現實壓力。我國產業鏈結構中的高端核心技術、核心工藝、核心原料、核心環節、核心零部件一直面臨著發展瓶頸。隨著疫情對經濟影響,以及“逆全球化”風險不斷加大,個別國家卡我們的脖子,某些高、精、尖企業會有“斷炊”之虞。電子科學、通訊工程、生物醫學、航空航天等行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本土化高科技企業臨危受命。有威脅就會有警醒,有壓力就會有動力,中國的本土化高科技企業既是臨危受命,也是機會難得,政策與資源配置紅利將會與日俱增。
另外,以大數據運用、人工智能等更適應中國為代表的高科技在中國將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圍繞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和5G等新基建在中國將會迎來新一波發展紅利。
后疫情時代,對于工業企業來說,只有利用內循環戰略扶持東風,緊抓產業鏈重塑機會,開展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轉型,才能不斷強化自身競爭力,獲取更長足的發展。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