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瘋狂來形容如今的電動汽車行業,一點也不為過。在2020年的最后幾天,上市不到3年的動力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股價超過了石油巨頭中國石油。“寧王”的名聲愈發威震江湖。
不到10天,全球電動汽車界的第一大網紅兼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又超越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體驗了一把全球首富的滋味。
萬眾追捧,一個新的時代仿佛已然來臨。
涌入“寧德時代
如今的電動汽車,是當之無愧的社會頂流。
在2021年12月的全球車企市值排名前十中,電動車企占據了3個名額。
高居榜首的特斯拉,市值是第二名的豐田的近4倍。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特斯拉2021年生產汽車僅有93.04萬輛,只有豐田的1/10。
國內的榜一大哥比亞迪,也靠著電動汽車,力壓一堆百年汽車老店。
還有剛上市不久的美國新晉電動汽車品牌Rivian,靠著2021年約1000輛電動汽車的產量,創造了近900億美元的市值。
(圖片自蓋世汽車)
隨電動車企們起飛的,還有儲能電池行業。
寧德時代的市值不僅一度超越中國石油,在2021年甚至曾壓過工商銀行,成為A股上市值排名第二的企業。
2022年上市的韓國電池巨頭——LG新能源,也創下了近一年來全球第二大規模IPO(第一為電動汽車Rivian),其市值在韓國的排名僅次于三星電子。
眼瞅著電動汽車直播間的火箭不斷沖天,老車企們似乎也按捺不住了。
豐田在2021年底宣布追加預算:在2030年前將投資4萬億日元(350億美元)開發電動汽車,屆時在全球每年銷售350萬輛電動汽車。
大眾集團更是在2021年年底預告大招:未來幾年將在純電動、混動、智能化等方面投資890億歐元(這一數額占其集團總投資額的56%),到2026年大眾旗下純電動車銷量占比將超過四分之一。
戴姆勒也曾宣布大手筆:在2021年至2025年投資超過700億歐元,用以加速電動化和數字化轉型。
如果說電動汽車是汽車行業的饕餮盛宴,那格局顯然就小了。如今,來自社會各行各業的精英們都在試圖來這條賽道尋找增長點。
涉足電動汽車產業鏈部分企業名單列表:
互聯網:百度、阿里巴巴、Alphabet、滴滴、bilibili、360、快手、字節跳動、美團
家電:創維、美的、格力、海爾、海信、康佳
手機:小米、蘋果、oppo、三星
房地產:恒大、寶能、萬達、富力集團、碧桂園
通信:華為、中興
無人機/相機:大疆、佳能、索尼
富士康、立訊精密
如今,電動汽車代表著新賽道、新增長點,代表著彎道超車的機遇,代表著煥發青春的希望。
那電動汽車的世界,真有那么美好嗎?
萬億級市場
電動汽車未來的空間究竟有多大?
當前,交通出行的能源有90%都來自石油。根據《bp世界能源展望2020》的預測模型,若要實現碳凈零排放,這一數字需要大降至20%左右。
在該模型下,電力在交通能源當中的占比需達到40%,電動汽車將占乘用車存量的85%。以此來看,電動汽車走的路,簡直就是一條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從中短期來看,電動汽車也是妥妥的萬億級市場。
國際能源署《2021年全球電動汽車展望》中的預測模型,按照現有政策、技術等情況,到2030年,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數量將增至1.45億輛(約是2020年的13倍),當年電動汽車銷量占汽車總銷量26%左右。
而如果要滿足既定的溫室氣體減排和氣候目標,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數量則需達到2.3億輛。這意味著2030年電動汽車的年銷量將超過4500萬輛,占當年汽車總銷量的35%以上。
中國于2021年10月發布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明確指出,到2030年陸路交通運輸石油消費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
對于2030,一些傳統車企給出了更為激進的目標。大眾汽車、戴姆勒、寶馬均預計電動汽車會占到銷量的50%。
美國三大汽車生產商通用汽車、福特汽車、Stellantis,在2021年發布一份聯合聲明表示,在2030年前將電動車銷量提升到新車銷售總份額的40%至50%。
另一方面,科技公司們則寄望于借助電動汽車的跳板,實現諸如自動駕駛、出行生態空間之類的愿景。
宇宙的盡頭是造車嗎?或許,造車更是另一個宇宙的開端。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