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升級、國際原油暴漲、天然氣行情走高……近期外圍局勢愈發緊張嚴峻,針對這些情況是否影響國內經濟的問題,在近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近期俄烏沖突升級,對全球能源市場帶來沖擊,國際原油、天然氣價格進一步攀升。由于中國原油、天然氣外采比例較高,會受到影響,進口成本客觀上會有所抬升,但總體上看影響是可控的。
毋庸置疑的是,地緣政治沖突的升級,對于原油、天然氣等能源造成了極大的危機,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那么這場遠隔千里的地緣政治沖突究竟帶給化工市場多大的影響呢?
資源大國陷入沖突,化工等產業鏈受到重創,原料價格猛漲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產油國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之一,還是世界第二大的干天然氣國家,世界第三大石化、油氣等能源產出國。截止2021年底,俄羅斯原油出口占全球原油出口供應的12.1%左右,原油產量超過1000萬桶/天,每年生產超過22.5萬億Tcf的干天然氣。
2021年,我國原油進口量為5.13億噸,原油對外依存度為72%左右。2020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了8357.29萬噸石油,占中國全年進口量的14%,僅次于沙特阿拉伯。由此也可以看出俄羅斯石油對于中國的重要程度。
而作為化工產業鏈的源頭端產品,石油、天然氣的貨緊價揚無疑對化工產業鏈造成了影響。首當其沖受影響的就是我國煉化一體化項目,因其主要生產的是下游化工品,所以對下游市場也會造成嚴重的連鎖反應。其次受到打擊的,是石油、煤炭、天然氣產業鏈上的化工品,也就是苯丙類、烯烴類的產品等。
這也解釋了為何近期近百種化工品火速加入漲價隊列中,不到一個季度噸價就上漲了成千上萬元的情況。另外石油、天然氣產業鏈上,有機硅、甲苯、混二甲苯、苯乙烯等多種化工品價格呈上漲趨勢。其中甲苯上漲近3000元/噸,漲幅超過50%,混二甲苯漲幅超過40%,有機硅、正丁醇等漲幅超過20%,不可謂不驚人。
美、英、歐、日、澳聯合制裁!供需失衡,化工巨頭受影響
俄烏沖突造成的局勢緊張,對俄羅斯的石油供給造成嚴峻的考驗,也會影響全球整體的供應量。更為嚴峻的是,美國、英國、歐盟、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先后宣布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供需失衡態勢愈發嚴重,價格上漲也成了必然結局。
目前,烏俄沖突的升級帶來的能源危機已經蔓延至了歐洲等海外國家和地區,歐洲天然氣嚴重依賴于盛產天然氣和石油的俄羅斯,約有35%的用量來自俄羅斯,這也導致歐洲對天然氣供應中斷的擔憂大大加劇。畢竟北溪、亞馬爾、烏克蘭和土耳其溪這四條主要天然氣路線的任何一條中斷,都可能使歐洲陷入能源危機。
歐洲是僅次于中國的全球化工行業重要的生產基地,2022年歐盟27國在化工品生產耗能方面,天然氣的用量占比為35.6%。目前,歐洲主要的化工園區主要集中在德國、荷蘭和比利時這三個國家,歐洲各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程度中,德國的依賴度為39%,德國包括巴斯夫、拜耳、漢高、林德、贏創、科思創、朗盛、瓦克等化工企業;荷蘭的化工企業包括帝斯曼、阿克蘇諾貝爾,利安德巴塞爾等;比利時的化工企業包括索爾維,優美科等。
巴斯夫、拜耳、漢高、帝斯曼、科思創都是行業中的龍頭企業,且產品普遍屬于不可替代性高、技術壁壘高的產品,一旦遭遇能源緊張,這些企業的不可抗力、停工停產也會對整個化工市場造成影響。在逐級傳導下,將導致下游的工業、制造業面臨嚴重虧損,甚至迫使部分工業巨頭減產、停產。
我國高端化工品持續空白,油價波動將影響生活多個方面
據公開數據,在當前130多種關鍵基礎化工材料中,我國32%的品種仍為空白,52%的品種仍依賴進口,少了重要原料意味著化工企業在原料荒的情況下無法進行正常生產。
也就是說,外資化工龍頭們的集體“斷貨”影響的不止是他們的下游客戶,更是整條化工產業鏈乃至衍生產業鏈的企業運作。另外在物流運輸方面,由于疫情以及地緣政治眾多地區開始關閉港口,運費在一夜之間暴漲5倍,外貿企業以及采購高端原材料的企業可謂是迎來了晴天霹靂。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化工行業之外,油價波動對多個行業PPI指數都將造成影響。油價主要影響PPI當中油氣開采、燃料加工、化工制造、化纖制造等分項,原油價格同比對于這五大分項的影響系數均在70%以上。假設原油價格上行10%,這五大分項合計拉動約為0.38%,綜合考慮油價上漲對其他行業的影響程度來看,業內人士認為油價波動10%會拉動整體PPI上漲約1.53%。
如今全球局勢愈演愈烈,雖然我國暫未直面明顯的能源危機,但受歐洲可能出現的斷供情況,我國的化工市場隨時面臨部分產品供應緊張的局面。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