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發(fā)稿,國際油價繼續(xù)下跌。據報道,WTI原油日內跌超3%,現報106.07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日內跌超3.5%,現報110.78美元/桶。
對于未來油價,國際能源署(IEA)近日預計2023年原油需求將達到1.016億桶/日,首次超過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但全球石油供應可能難以趕上需求,IEA的供需預測暗示明年油價有可能進一步上漲。然而,本輪漲漲跌跌的背后,地緣政治仍是重要原因,國際能源論壇(IEF)認為,在生產商應對俄烏沖突導致的通脹飆升和價格波動之際,今年全球石油投資將停滯不前,甚至可能下降。
1.國際油價高位跳水
國際油價自2020年4月低點以來持續(xù)復蘇,進入2022年之后,國際油價持續(xù)高位震蕩。受地緣政治以及美聯儲加息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結束“七連漲”,進入下滑期。布倫特原油價格自6月13日122.27美元/桶下滑至17日的113.12美元/桶,跌幅7.5%。
國際油價下跌背后也帶來了能源的集體大跌。國際方面,從上周開始,美股資源股已經出現拋售,以雪佛龍、康菲石油、埃克森美孚為首的石油股都已下跌超15%。國內方面,6月20日,中曼石油跌停,廣匯能源、中國海油跌幅超8%,中國石油跌超6%。
本次油價下跌的直接原因是美國加息致需求預期承壓:據報道,當地時間6月15日凌晨,美聯儲決定加息7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qū)間抬升至1.5%-1.75%,成為美聯儲自1994年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單次加息,同時也是年內第三次加息。
在美國大幅加息影響下,市場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預期并不樂觀,從而導致石油需求預期下滑的擔憂加劇。此外,供給缺口數據不及預期:受益于亞太地區(qū)國家加大對俄羅斯原油的進口量,俄羅斯石油出口貿易流向逐步向亞洲轉移,俄原油供給缺口不及前期市場預期,據統計,5月俄羅斯石油總產量10.44百萬桶/天,環(huán)比4月增加0.12百萬桶/天,EIA同時上調對俄羅斯今年原油產量預期,由10.04百萬桶/天增加至10.42百萬桶/天。
2.油價“不安”或至投資力度不足
本輪國際油價的漲漲跌跌,其背后的根本起因源于俄烏沖突。地緣政治風險仍是影響油價走勢的重要因素,美西方對俄制裁不但造成本國油價上漲、通脹持續(xù)、經濟承壓,繼而又采取強硬措施,強行給國際油價降溫,導致國際石油市場恢復供需平衡的難度增大。若沖突和制裁的負面影響無法消除,那么國際油價高位震蕩的狀況或將持續(xù)。而這又將影響石油公司對于加大投資的信心和力度。
國際能源論壇(IEF)表示,在生產商應對俄烏沖突導致的通脹飆升和價格波動之際,今年全球石油投資將停滯不前,甚至可能下降。
IEF認為,由于供應安全的不確定性刺激了市場,油價在2月份軍事行動開始后已經上漲。與此同時,歐佩克+在增產方面行動遲緩,一些成員國也在政治抗議中難以恢復產量。此外,能源項目成本上升以及供應鏈問題加大了采購設備的難度,這些可能會抑制投資力度。
根據IEF的數據,投資將連續(xù)第三年低于2019年的4410億美元,危及未來的能源安全。IEF去年12月表示,要滿足全球對原油和石油產品的需求,每年投資需要維持在5250億美元左右,直到2030年。
此外,埃克森美孚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達倫·伍茲在近日舉行的卡塔爾經濟論壇上表示,全球石油市場可能會在未來三到五年內繼續(xù)保持緊張狀態(tài),這主要是因為疫情開始以來石油投資的缺乏。油價今年飆升了近50%,達到每桶110美元左右,主要原因是俄烏沖突進一步擠壓了市場,石油市場難以迅速提高產量,以滿足疫情后復蘇的需求。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yè)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chuàng)作者,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