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吉利第四代帝豪“醇電”混動轎車在貴陽交付上市,這是全球首款甲醇混合動力轎車。同時,吉利還向貴陽交付了一批正向研發的遠程甲醇重卡。在各大車企和各路資本競逐電動車賽道、各地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的背景下,吉利和貴陽攜手深耕甲醇汽車領域,引發關注。
說到甲醇,其實并不神秘。最初,甲醇主要作為煤化工產品被使用。但在上世紀70年代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之后,甲醇成為性能優良的車用燃料被廣泛應用。不可否認,電動車是當前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賽道,但也要看到,不管是從滿足用戶需求和復雜使用場景來看,還是從減碳的緊迫性和艱巨性來看,我國僅靠純電動汽車一種技術路線,是遠遠不夠的。事實上,在政策、技術與市場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之下,當前全球汽車產業已形成動力技術多元化、多技術路線共存的發展格局。
新能源汽車各種技術路線的發展也不均衡,各有各的優劣。比如,純電動車還存在續航里程、充電不便等難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存在節油率、部分地方上牌受限等難題;氫燃料電池還存在技術不成熟、成本價格太高等難題。作為世界公認的清潔能源,甲醇燃料特性優秀、適用范圍廣、來源廣泛、污染少、生產制造技術成熟,再加上常溫常壓下呈現液態的特點,使其可以充分利用現有汽柴油輸配送體系和加注站資源實現供給。因此,因地制宜推廣甲醇汽車,不僅有助于推動我國能源多元化發展、保障能源安全,更是交通領域實現“碳中和”的重要路徑。
也正是看到了甲醇汽車的戰略意義,國家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同時,開啟了甲醇汽車的應用推廣。從2013年起,工信部牽頭先后在山西、上海、陜西、貴州、甘肅5省份,共10個城市,組織開展了甲醇汽車試點工作。據報道,截至目前,貴州省已通過市場化方式推廣甲醇汽車1.7萬輛,全省投入運營甲醇燃料加注站超過60座,年消耗甲醇約25萬噸,替代汽油約15萬噸。其中,貴陽甲醇出租車投運量居全球第一,甲醇汽車和甲醇燃料加注站數量全國第一。貴陽已成為全球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車市場化推廣最成功、規模最大、覆蓋區域最廣的城市,并由此形成了以出租車為末端的甲醇經濟產業鏈,被業內稱為甲醇汽車的貴陽模式。
與其他試點城市相比,甲醇汽車之所以在貴陽推廣更成功,有人總結了不少經驗。比如,堅持安全第一、質量標準先行、政府重視并善于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度高等。但從更深層次來看,貴陽經驗還在于依托當地資源稟賦,建立了完善的甲醇汽車生產、銷售、服務體系和甲醇燃料輸配送供應保障體系,出臺了包括出租車在內的一系列鼓勵措施,逐步形成了保障甲醇汽車運行的制度體系和管理機制,從而激活了各方參與者的活力。
當然,肯定貴陽經驗并不等于我國甲醇汽車推廣沒有不足之處。實際上,與快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相比,在一些地方甲醇汽車推廣速度和力度明顯不夠,與人們的預期目標相差還較遠。更耐人尋味的是,目前已經有甲醇汽車投放至市場的車企也不多,甲醇汽車在很大程度上還是試點城市的“區域性車輛”,面臨著“叫好不叫座”的尷尬。
反思原因,固然與推廣城市需要依托當地資源稟賦有關,更大阻力則來自我們對甲醇及甲醇汽車的認知。要看到,時至今日甲醇汽車還不屬于新能源汽車。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就有必要將甲醇作為新興能源納入國家能源體系,通過對甲醇燃料的定義、生產制造供應、消費應用監督管理、安全保障措施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明確分工定位,規范管理。在此基礎上,將甲醇汽車納入新能源汽車體系管理,享受諸如牌照、行駛以及稅費方面的優惠待遇。
能源和環境是當今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兩大突出問題。有一種“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論認為,能源的安全穩定、價格低廉和清潔低碳三者很難兼得,但我們對于甲醇作為能源的重新認識,以及甲醇汽車在一些富有資源稟賦地區的更好推廣,或許就是“不可能三角”的突破口。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