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视频,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高清,欧美日韩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综合Aⅴ,欧美日韩综合第一页

chinalubricant(微信號) | 官方微博 | 網站首頁 | 幫助 |
當前位置: 首頁 資訊 業界風云 正文
關注我們:

工業齒輪油抗氧化性能快速測試方法探究

2024論壇
打印 RSS
字號:T|T
摘要:近年來齒輪箱在風電、冶金等下游行業的應用場景也變得愈加豐富、需求愈發多樣化,客戶對齒輪箱產品的精度、種類多樣性、質量穩定性等要求越來越高,齒輪箱的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工業齒輪油抗氧化性能快速測試方法探究
齒輪箱作為工業動力傳動中不可或缺的基礎組成部件,在各種機械傳動領域中運用廣泛。近年來齒輪箱在風電、冶金等下游行業的應用場景也變得愈加豐富、需求愈發多樣化,客戶對齒輪箱產品的精度、種類多樣性、質量穩定性等要求越來越高,齒輪箱的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在此背景下,齒輪箱的制造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和自主創新力度,加強質量控制,以推進新產品開發和升級換代。其中,重點關注對齒輪齒形、齒輪承載能力等基礎技術的研究力度,使齒輪箱朝著更高的載荷、更大的動力和更小的體積方向發展,來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齒輪箱的扭矩密度(單位體積電機軸輸出的額定轉矩)不斷提高,具體見圖1。
隨著齒輪箱行業的不斷發展,設備工況更為嚴苛,工業齒輪油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斷加嚴:其中載荷的增大,增加了齒面接觸壓力和金屬與金屬之間的磨損和點蝕;潮濕的工作條件會導致軸承腐蝕加劇;齒輪箱體積的變小,意味著潤滑齒輪和軸承的油品更少,這將導致油品溫度的升高,加速油品的氧化,油品氧化的結果是使油品顏色變深,黏度增大,酸性物質增多,并產生沉淀。這些酸化裂變的化合物會對油品使用帶來一系列不良影響,如腐蝕金屬、堵塞油路等,從而大大縮短油品和齒輪箱組件的使用壽命,增加設備維修與更換的成本。因此,進一步提高油品的抗氧化性能將是必然趨勢。
 
目前 , 工業齒輪油主要采用長周期的抗氧化性能測試方法,時間較長,造成齒輪油研發和實際生產出廠不便。本文嘗試探究了一種工業齒輪油抗氧化性能快速測試方法,以方便油品開發和工廠生產。
 
工業齒輪油氧化作用機理和抗氧化性能測試方法
 
油品氧化作用機理
經過近50年研究,包括高分子在內的有機材料的氧化,一般認為是自由基的支化鏈自氧化反應過程(圖2),大氣中的氧,環境溫度增加和某些金屬離子雜質將加速這種氧化反應:
鏈引發反應:
R-H——R•+•H
R-R——R•+R•
ROOH——RO•+•OH
鏈增長反應:
R•+O2 ——R-O-O•
R-O-O•+R-H——ROOH+R•
R-H+RO•——R•+ROH
R-H+•OH——R•+H2O
鏈終止反應:
ROO•+R•——非自由基產物
ROO•+ROO•
R•+R•
具體來說,潤滑油(包括工業潤滑油在內)在光、熱、過渡金屬等作用下,產生了自由基,自由基與氧反應產生過氧基[ROO•],過氧基與其他分子反應產生過氧化氫[ROOH] 和自由基[R•]。過氧化氫進一步分解產生氧化自由基[R•]和過氧基[ROO•]。鏈式連鎖反應的結果最后生成酮、醛、有機酸,最后進行縮合反應,生成了油泥和漆膜,同時使潤滑油的黏度增加。為了抑制油品的氧化,可以選擇捕捉自由基,或者是使過氧化物分解,得到穩定的化合物。在常用的抗氧劑中,酚型和胺型抗氧劑在捕捉自由基方面效果顯著,是自由基終止劑;而ZDDP(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鋅)、硫烯主要是分解過氧化物,是較為典型的過氧化物分解劑。
 
工業齒輪油使用的抗氧化性能測試方法及其比較
 
針對工業齒輪箱具體工況,行業內通常使用SH/T 0123來測定工業齒輪油的氧化性能,具體方法為:在121℃下,向油品中持續通入恒壓干燥的空氣(167 mL/min±8.3mL/min),試驗312 h后,測試油品的100℃黏度增長和沉淀值變化。
 
同時,針對潤滑油氧化性能的檢測方法主要有旋轉氧彈試驗(ASTM D2272)、加抑制劑礦物油氧化特性試驗方法 (ASTM D943) 和極壓潤滑油氧化性能測定法(SH/T0123)等。這些方法的差異主要取決于機械設備的工況,不同設備對應的氧化方法不同,具體差異包括溫度、連通空氣與否、是否加入金屬催化劑等。不同研究者嘗試采用不同的氧化性能檢測方法測試工業齒輪油(或其他油品)的抗氧化性能。文彥龍采用DKA氧化安定性試驗(CEC L-48)考察了分散劑對重負荷車輛齒輪油氧化性能的影響;周康對比了耗時較短的DKA氧化試驗(CEC-L-48-A-00)、 烘箱氧化試驗(自建)及SH/T 0123方法測試結果,發現DKA氧化試驗與自建烘箱氧化試驗的結果一致性、區分性較好,與SH/T 0123的試驗結果對應性較強;李久盛采用高壓差示掃描量熱法評價了抗氧劑對潤滑油基礎油氧化穩定性的影響。
 
在最新的GB 5903—2011《工業閉式齒輪油》標準中,要求L-CKC、L-CKD工業齒輪油使用SH/T 0123測定油品氧化性能,主要是由于SH/T 0123的測試方法最貼近工業齒輪油的使用工況。而文獻所使用的DKA氧化試驗、自建烘箱氧化試驗及高壓差示掃描量熱法和SH/T 0123有著明顯的差異:DKA氧化試驗空氣通入量為83mL/min,且部分試驗中存在金屬催化劑;自建烘箱氧化試驗是密閉空間,沒有穩定的空氣通入油液之中;高壓差示掃描量熱法在氧氣氣氛下,加熱金屬樣品池(多為鋁材料)中的薄層油膜,檢測油品因氧化而釋放的熱量來判斷油品的抗氧化性能,但該方法采用高壓和高氧含量條件,與工業齒輪箱實際工況差別較大。所以目前在測試工業齒輪油抗氧化性能時,缺少一種耗時短且與工業齒輪油使用工況相近的考察方法,基于此,本文嘗試就采用強化氧化試驗快速測試工業齒輪油氧化安定性進行了研究。
 
氧化反應加速原理及強化氧化試驗方案
 
在物理化學反應效率的研究領域,對于化學反應速率,一般遵循阿倫尼烏斯公式:
式(1)中,k1、k2 為速率常數,R為摩爾氣體常量,T1、T2為對應的熱力學溫度,Ea為表觀活化能。
 
1889 年,阿倫尼烏斯在總結了大量試驗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化學反應速率常數隨溫度變化關系的經驗公式。根據該公式,假設活化能Ea為與溫度無關的常數,那么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度每升高10℃,反應速率加快一倍。長期實踐證明該公式應用范圍廣,適用于氣相反應、液相反應和大部分復項催化反應,而且不僅是基元反應,也適用于一部分復雜化學反應。根據大量文獻研究,工業齒輪油的氧化反應為自由基鏈式反應,那么工業齒輪油氧化反應也可以借鑒阿倫尼烏斯公式,即溫度每升高10℃,反應速率加快一倍,考慮到部分抗氧劑在溫度過高時反而會促進氧化反應,而SH/T 0123又是經歷了長時間和大量實踐經驗考驗的方法;因此,綜合考慮試驗時間與抗氧劑性能的平衡, 擬以SH/T 0123為基礎, 建立一個試驗溫度為151℃(121℃增加30℃,氧化反應速率加快8倍),反應時間為原時間(312 h)八分之一,即 151℃、39 h 的強化氧化試驗方案,在短時間內初步判斷齒輪油的抗氧化性能。
 
工業齒輪油抗氧化性能快速測試方法的探究
 
試驗油品及理化性能
試驗油品為在相同基礎油體系上,所選取的具有一定梯度抗氧化性能的L-CKD工業齒輪油;為增加數據的可靠性,特選取工業齒輪油常用黏度級別中的最低和最高黏度級別,即3個L-CKD 150和3個L-CKD 680油品。油品配方見表1,理化分析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采用基礎油體系基本相同的配方,考察樣本的常規理化性能大致相同,這有利于盡量減少其他變量的影響,從而最大限度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另外,樣品5和樣品6的氧化安定性指標雖然已經超過GB 5903—2011的要求(不大于6%),但也對其進行強化氧化試驗,這主要是為了擴大對油品抗氧化性能的考察范圍,使數據鏈更加完整。
 
氧化安定性試驗、強化氧化試驗結果對比分析
 
上述6個L-CKD工業齒輪油的氧化安定性試驗、強化氧化試驗結果見表 3,100 ℃運動黏度增長對比如圖3所示。

從圖3和表3中可以看出:在L-CKD150黏度級別中,151℃和121℃條件下的L-CKD150-1、L-CKD 150-2、L-CKD150-3三個齒輪油氧化數據差值較小,僅為-0.51%~1.22%,這說明在151℃和 121℃兩個條件下的氧化反應進程大致相同,無論是趨勢還是具體數值都表現出較好的一致性。
 
在L-CKD680黏度級別中,強化氧化試驗后油品運動黏度增長率整體偏大,這可能是由于同類工業齒輪油配方體系中,油品黏度級別越高,使用的BS光亮油和黏指劑越多,油品中的高分子鏈、膠質、瀝青質重組分越多,高溫下更容易交聯,導致油品黏度進一步變大,使得油品氧化安定性變差。雖然L-CKD 680-4、5、6這三個油品運動黏度增長率整體偏高,但在121℃和 151℃氧化下其運動黏度增長率趨勢基本保持一致,因此,151℃強化氧化試驗對于該黏度級別齒輪油氧化性能快速判斷仍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實際操作中可以選定一個已知的121℃氧化安定性合格的L-CKD680齒輪油作為標樣,通過151℃快速氧化試驗對比以確定待測L-CKD680齒輪油的大體抗氧化性能。
 
結論
 
本文通過設計基于SH/T 0123的強化氧化試驗,對快速測定工業齒輪油油品氧化性能進行了初步探究。試驗發現,在低黏度L-CKD150工業齒輪油中,快速測試方法有著較好的一致性;在高黏度 L-CKD680工業齒輪油中,強化氧化試驗結果與氧化安定性試驗結果相比整體偏大,但變化趨勢一致,可用來初步判斷油品氧化性能指標所在范圍。實際操作中建議加入已知氧化性能的標油進行對比判斷。該方法可用來初步判斷油品氧化性能大體范圍,大大降低了油品考察過程中的時間成本,對于齒輪油添加劑和成品初步考察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中國潤滑油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潤滑油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