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5日,OPEC+達成一致決議,自2022年11月起,OPEC+將石油總產量日均下調200萬桶。減產刺激之下,國際油價大漲。10月7日WTI 11月原油期貨收漲4.19美元,漲幅4.74%,報92.64美元/桶,全周累計上漲16.54%。布倫特12月原油期貨收漲3.50美元,漲幅3.70%,報97.92美元/桶,全周累計上漲11.32%。
石油仍然是全球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其產量與價格對全球經濟走勢有著重要影響。因此OPEC+的減產決定吸引了全球目光,特別是在多國通脹高啟之際。“在‘歐佩克+’決定減產后,拜登政府考慮進行報復”,美國“政治新聞網”稱,“歐佩克+”日前宣布減產的決定激怒了美國,一些憤怒的民主黨人發誓要報復,他們提出多項報復措施。
那么,OPEC+減產后哪些國家或地區會受到較大沖擊?希望油價下降的美國政府又會作何反應?
01. 美國流失石油話語權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宋國友表示,OPEC+減產對兩類國家或地區會產生影響,一類是如俄羅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歐佩克+’成員國,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直接增加收入;第二類是石油進口國,這些國家不得不承擔能源成本上漲的結果。特別是作為石油進口‘大戶’的美國和歐洲多國都在面臨高通脹的壓力,因此OPEC+減產對這些國家的沖擊會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美國來說,除了能源進口成本上漲之外,沙特主導的OPEC+不顧拜登政府的多次警告,依然決定減產,這意味著美國正流失石油市場話語權。此次大幅減產量約等于全球供應的2%,這令拜登7月的沙特“求油”之行非常尷尬。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他對OPEC+的石油減產決定感到失望,并正在尋找替代方案。美國能源部已宣布將在下個月從戰略石油儲備中再向市場提供1000萬桶石油。霍赫斯坦補充道,白宮還在研究其他替代方案的可行性,計劃與美國企業、盟友國家和戰略儲備部門共同采取措施。
但美國銀行全球大宗商品研究主任Francisco Blanch對白宮的油市政策不太看好。Blanch表示,事實上白宮并沒有多少可用的選項,用戰略石油儲備來緩解能源價格升勢的做法,可能只會對美國產生反作用。
他解釋道,長期釋放戰略石油儲備會使OPEC對全球石油市場的支配力更加膨脹,“隨著儲備逐漸耗盡,美國就會越來越多地交出市場控制權,流入歐佩克+的手中。”
02. 國際油價或升至130美元
對于拜登政府呼吁的低油價,有分析認為其低油價目標并不單純。一方面是美國中期選舉將至,拜登也急需穩定物價以收獲選票,另一方面則與對俄羅斯的打壓有關。10月5日,美國全國公共廣播評論稱,石油產量的大幅削減可能有利于OPEC+的聯合主席國俄羅斯,能源收入的增加對其至關重要。拜登政府期望的低油價可以降低俄羅斯的實力。
然而,令拜登失望的是,國際油價連續5天上漲,創三月以來最大單周漲幅:WTI原油從80美元/桶以下的位置,漲至了90美元/桶上方,累計漲幅達到16.5%,布油漲幅也超過了10%。
面對OPEC+的減產決定,10月6日,歐盟委員會官網宣稱,歐盟已經批準了對俄羅斯的第八輪制裁,并發布了新一輪制裁措施的一系列方案,其中包括對俄石油產品實施價格上限。
歐盟委員會表示,歐盟已經決定全面禁止通過海運進口俄羅斯原油,但隨著價格上限政策的實施,如果俄羅斯原油價格保持在價格上限以下,歐洲的運營商將被允許協助俄羅斯向第三國運輸石油。
摩根士丹利在10月5日發布的報告中預計,隨著OPEC+組織的大幅減產,以及歐盟對俄羅斯的原油禁運,未來全球油市供應緊張將持續。摩根士丹利將2023年第一季度的布倫特原油預測價格,從95美元/桶上調至100美元/桶。
此外,在此番油價大漲之前,9月底時高盛預測,布倫特原油今年年底將達到每桶 130 美元。高盛表示,原油現貨市場正顯示出數十年來最緊張的跡象,因需求持續復蘇,而生產商則在控制供應。該公司表示 :" 隨著庫存進一步下降引發耗竭風險,投資者獲得的大宗商品回報可能會增強。"
03. 美國沙特關系陷入緊張
“這是一場徹底的災難,將被美國視為敵對行動。”“美國將審查與沙特未來的關系。”針對OPEC+共同宣布的每天減產200萬桶石油的決定,美國拜登政府頻頻威脅要進行報復。
一些民主黨人提出多項報復措施,包括大幅削減對沙特的軍售,從沙特撤出美國軍隊等。據路透社7日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當天在與秘魯外長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表示,美國“正在審查與沙特未來關系”等各種方案。布林肯表示,OPEC的決定“既令人失望又短視”。他說:“至于未來的關系,我們正在審查一些應對選項。我們正在與國會密切協商。”
新加坡《聯合早報》8日稱,美國兩黨資深參議員還計劃推動“反石油生產和出口壟斷法案”(NOPEC),對OPEC施加壓力。
對于美國的威脅,沙特顯得十分冷靜。當地時間7日,沙特外交大臣朱貝爾接受美國福克斯電視臺采訪時表示:“恕我直言,美國油價高企的原因是,美國煉油設施短缺已持續20多年。”他說,“美國已經幾十年沒有建新的煉油廠了。”朱貝爾強調,沙特沒有將石油政治化。“石油不是武器。它不是戰斗機,不是坦克,你不能用它射擊,你不能用它做任何事。”他稱,沙特只是把石油看作是一種商品,“我們把石油看作是全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聲稱沙特這樣做(減產)是為了傷害美國,或以任何方式參與政治的想法,是絕對不正確的。”
英國《金融時報》稱:約半個世紀前,由于美歐等西方國家在戰爭中對以色列的支持,阿拉伯國家決定組成石油生產國聯盟走到全球政治舞臺中心,并停止向西方國家供給石油,這導致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機爆發。如今,正值全球通脹高企、消費者對能源價格和短缺日益焦慮之際,包括沙特和俄羅斯在內的石油出口國作出大幅減產決定,這標志著石油出口國同西方,尤其是美國之間“危險的決裂”。
報道稱,對于長期以來通過“能源換安全”依賴美國提供軍事支持的沙特來說,這凸顯沙特新的自信:它能夠擺脫美國的壓力,采取符合自己商業和外交利益的行動。報道引述標普副總裁迪萬的話稱,此舉發出明確的信號,沙特“選擇這一(獨立)道路的風險甚至比石油價格上漲更大”。阿聯酋政治學者阿卜杜拉則稱:“華盛頓顯然還沒有意識到出現了一個新的海灣,我們不再聽命于華盛頓了。”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