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315,都是各類企業必須面臨的“大考”。對于市場規模上萬億的汽車后市場來說,更是如此。正是由于市場“蛋糕”太過誘人,汽車后市場各類亂象一直層出不窮,假冒偽劣產品泛濫成災。其中機油造假,是汽后市場的重災區。每年都有假機油案件發生,涉案金額從幾千塊到上億,甚至幾十億的案件也不少。依稀記得前年的315前夕,廣西來賓警方公布成功破獲“10.17”假冒品牌車用機油案,全鏈條摧毀了跨省的特大犯罪網絡,涉案金額達22億元。這是近年來車用機油領域最大的造假案件。
從2022年到現在,假機油案件層出不窮,粗略算下來近30起;而假輪胎、假配件等案件,也是屢見不鮮。汽后配件打假,似乎越來越難。假機油屢禁不止,假冒成本僅8元/L。在歷年315晚會上,對于假機油也是進行了多次曝光,其中美嘉殼三大品牌的機油品牌假貨更是頻頻出現。
根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至今以來,假機油相關的報道已經有近30起,涉案金額小到上千、大至上千萬,總金額過億,波及全國二十多個省市。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些被爆出來的假機油案,只是冰山一角;冰山的下面,那些沒被查出來的案件,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多得多。從盤點的案件來看,這幾年,假機油案逐漸形成了一些共同特點:
一是在造假品牌端:美嘉殼三大品牌,依舊是被造假的主力軍;
二是在銷售方式端:從線下門店、線上電商、社交平臺(微信、QQ),以及現在流行的短視頻平臺,都是假機油的流通渠道。
三是無論涉案金額多少,絕大多數機油案都呈現出了“產、運、銷”全鏈條的特征。
為什么假汽車機油屢禁不止?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利潤高、門檻低”。汽車服務世界以金美孚鐵桶0W40為例。208L一桶的機油,汽修店進貨價10800元,折算下來50元/L。這種假冒偽劣機油,一般是由質量比較差的再生基礎油或者一類礦物油生的,7000元每噸的基礎油再加上添加劑,做出來的假機油成本最多不超過8元/L。從批發商到汽修店,身價大漲6倍變成50元/L。再由汽修店賣給車主100元/L。如此一來,一桶208L的假機油,批發商凈賺3800元,汽修店凈賺10000元。
從生產端來說,高額利潤是造假商造假的直接動機,也是假機油泛濫的根本原因。但從流通端來說,假機油猖狂的另一個原因,是“價格低、好銷售、犯錯成本低”。就拿嘉實多極護機油1L裝舉例來說,某汽修店老板表示:“這個正品門店賣110元,老板可以掙40元。假貨賣90元可以掙50元。賣得更便宜,反而掙得更多,這樣客戶也高興,因此很多門店老板即便知道是假貨,也會知假賣假。”
賣假機油的背后,反映出的是違法犯錯成本低。每年假機油遭查,都是源頭和供應商被判刑罰款,有多少是賣假貨的門店因為遭曝光而罰款的呢?一旦遭到曝光,賣假貨的門店老板也一定會說“我也不知道是假貨,我也是受害者”。但事實是,正品和假貨進貨成本存在較大差距,老板不會不知道其中的貓膩。還有一些商家,宣稱他們的機油使用的是高檔次基礎油,實際上把礦物油標全合成。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不拿去專業機構檢測,根本無法知曉這種機油的成分是否符合標準,商家宣稱的那些賣點也無法得到驗證。
簡言之,現在新的機油造假套路,相較以前“雜牌油用大牌桶”的方式,反而是更“明目張膽”的造假。一邊用虛假宣傳來以次充好,定價也比一般的假機油高昂,給消費者營造一種“價格這么貴,應該是真機油”的感覺,但實際成分到底如何,不得而知。輪胎制假售假案,利潤率高達489%。輪胎造假售假,也是汽車后市場亂象中的一環,其中發生的某些故事,甚至比假機油造假更為“奇葩”。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