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歐盟議會通過燃油車禁售法案一事引發全球輿論廣泛關注,“歐洲禁燃”一詞頻頻登上熱搜。其實,燃油車禁售的說法在歐洲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幾年前就有部分國家發布燃油車禁售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歐盟也有類似基于組織層面的提案計劃,只是后來因為內部成員國意見不統一而擱淺了。近兩年,能源短缺和地緣政治沖突的疊加影響促使歐盟開始進一步思考自身的能源安全和碳排放問題,并最終在燃油車禁售方面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具體而言,燃油車禁售法案要求,到2035年全面禁售非零排放燃油車。雖然圍繞禁售法案歐洲內部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和爭論,也有人質疑“歐盟禁燃”決心的堅定性,但基于事物總是在曲折中前進的規律判斷,禁售法案由以前的表決被否轉向表決通過意味著巨大進步。從聯系的角度看,燃油車禁售不僅影響歐洲,也會對全球造成沖擊。
石油消費在歐洲市場的“擠出”效應
歐洲是石油消費大戶,禁售燃油車法案的通過大概率會導致漸進式的、始自當前的燃油車銷量下降,這一行動勢必會產生石油消費在歐洲市場的“擠出”效應。被擠出歐洲市場的這一部分石油賣家勢必需要尋找新買家以維持自身利益,從而帶動區域石油供需格局的改變。
目前來看,俄羅斯石油出口改變流向將首當其沖,地緣政治沖突促其能源向東移的苗頭已經表現出來。歷史上每一次地緣政治沖突都會導致俄羅斯出口歐洲的石油規模下降。從遠期看,歐洲禁售燃油車,以及衍生的全球示范效應,將改變石油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抑制資源國和石油公司的油氣投資及全球石油產能增長,最終可能導致中長期原油供應量下降,以及油價相應走高。
對于中長期有石油需求的國家而言,這一局面的出現無疑意味著更大風險。中國是石油需求大國,目前需求峰值尚未來臨。雖然也在大力推進交通電氣化,鼓勵和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且目前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年度汽車銷量的比重接近30%,但隨著經濟結構調整,新基建和制造業升級帶來的化工產品需求增加,將成為支撐中國能源需求新的重要力量。中國的煉油產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2022年為9.37億噸。從生產運行周期來看,未來這些產能的正常運轉離不開大量的石油生產消費作支撐。如果油價未來走高,中國經濟發展成本可能上升。
為中國新能源企業提供業務拓展機會
歐洲禁售燃油車邁出了關鍵一步,未來還需要做大量工作,涉及汽車產業鏈硬件設施的完善、汽車產業政策的修訂和跟進等。歐洲禁售燃油車勢必需要新能源汽車的替代,由于其境內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缺乏,與新能源汽車大發展的目標嚴重不匹配,需要加快補齊短板。
中國目前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構建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無論是上游鋰資源的開發,還是新能源汽車制造和配套基礎設施制造產能規模,中國均位居世界前列。歐洲在禁售燃油車的同時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使得中國企業在歐盟有了理論上的業務拓展機會。從互惠互利角度分析,將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延伸至海外,不僅有利于中國汽車產業國際化,而且可以滿足海外需求,這是中國企業需要把握的機遇。
不過,看到機遇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面臨的挑戰。一方面,全球上游鋰資源開發競爭因各地新能源汽車大發展而日趨激烈。中國千人汽車擁有量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更低于歐美國家,未來新能源汽車銷量和擁有量仍有增長空間。從發展趨勢來看,未來的需求增長很大一部分來自電動汽車。電動汽車銷量增長將引發鋰電池需求持續增長,而中國鋰資源供應相對缺乏,對海外市場依賴程度較高。在鋰資源供應趨緊的形勢下,中國企業與歐美企業在全球鋰資源開發市場的角逐在所難免。與此同時,鋰資源供應緊張也會助漲資源國“奇貨可居”的心理,對外資開發本國鋰資源的政策更加苛刻。近年來,玻利維亞、智利等國家的鋰礦國有化就是例子。
另一方面,中國目前在新能源汽車制造及配套設施生產供應方面也有產能優勢,產品出口歐美市場份額較大。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目標明確的同時,歐盟更注重本土產業鏈的培育,有意識地降低對海外市場的依賴,同時有很大可能通過碳關稅等手段限制來自域外的新能源汽車及配套設施進口,對此中國企業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中國企業應統籌兼顧把握機遇和挑戰
面對歐洲禁售燃油車可能引發的市場波動,中國企業應統籌兼顧,系統把握其衍生的機遇和挑戰。
首先,抓住通過禁售方案產生的石油“擠出”效應機遇,拓展進口市場渠道,與俄羅斯、伊朗、沙特等資源大國進一步深化石油貿易合作,確保中國進口通道穩定。
其次,繼續穩步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完善產業鏈配套,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形成新能源汽車成熟產業鏈,降低石油需求強度,通過石油替代將石油中長期內的溢價風險降至較低水平。
再次,聚焦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競爭力開展工作。以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契機,深化與智利、阿根廷、墨西哥等鋰資源豐富國家的經濟合作,互惠互利,夯實鋰資源合作開發基礎。加大國內鋰資源綠色開發力度,增強國內鋰電池產業鏈競爭力,避免出現新能源汽車大發展背景下鋰資源對外依存度過高的現象。
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難點和堵點問題,加大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力度,增加產業鏈韌性,為海外市場拓展積累經驗、創造條件。針對歐美和更多國家碳關稅制度的出臺,重視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轉型調整,增加生產制造過程中的綠電替代,通過技術革新減少碳排放,注重與國際標準接軌,加強產品碳足跡認證工作,為各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產品出口歐洲做好準備。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