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视频,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高清,欧美日韩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综合Aⅴ,欧美日韩综合第一页

chinalubricant(微信號) | 官方微博 | 網站首頁 | 幫助 |
當前位置: 首頁 資訊 業界風云 正文
關注我們:

從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過渡,從石油時代走向電池時代

2024論壇
打印 RSS
字號:T|T
摘要:從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過渡是石油時代走向電池時代的開始,輝煌了一百多年的油氣時代正在讓位于新技術的進步,電動汽車的革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是時代的必然。
作為傳統化石能源的石油,可能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越來越被邊緣化的命運,電動汽車新時代的開始,也可能是石油黃金時代的黃昏。從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過渡是石油時代走向電池時代的開始。

標普全球《Look Forward》期刊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電動汽車革命發展迅速。預計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銷售總量將超過其他各類型汽車,動力電池將占據汽車行業核心地位。在由內燃機車向電動車轉變的過程中,全球汽車產業、能源工業、政府能源政策、勞動力角色將面臨洗牌。提高汽車產業鏈和能源價值鏈的合作水平和透明度,方可實現電動汽車市場可持續發展。
 
電動汽車革命發展迅速
 
電動汽車銷量的強勁增長已經引起全球消費者和眾多國家政府的關注。2022年三季度,電動汽車滲透率最高的是挪威,為75%;中國和德國為25%;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發展相對落后,政府為加速電動汽車銷售已制定若干政策。標普全球預計,受制于政府監管日漸嚴苛,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數量將從2015 年的100萬輛增至5200萬輛,而傳統內燃機車銷量將從8800萬輛 下降到4500萬輛(見圖1)。在此背景下,電動車電池將成為未  來汽車工業發展的核心。
 
從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過渡,從石油時代走向電池時代

圖1 標普全球“綠色規則”情景下電動汽車銷量展望
 
電動汽車革命將重塑汽車行業技術和供應鏈格局
 
當前,世界經濟和地緣政治挑戰加劇,一些國家政府有可能削減對電動汽車的財政支持。但業界普遍認為,脫離了政府的財政支持,電動汽車市場發展仍將持續,全球汽車產業、能源工業、政府能源政策、勞動力角色將面臨洗牌。汽車行業的運營模式將被重塑,技術和供應鏈格局將面臨重大調整。

電動汽車市場發展仍面臨困境
 
一是電動汽車革命將導致工作崗位減少。一個多世紀以來, 汽車行業一直是全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穩定的支柱之一。現在,汽車行業的運營方式正面臨本質變化:汽車結構從內燃機 (ICE) 動力傳動系統開始向電池動力系統過渡(普通內燃車平均有大約2000個運動部件,而電動汽車動力傳動系統大約有20個運動部件)。這將導致汽車行業上游生產規模收窄、嚴重影響相關供應鏈產業,并帶來大面積裁員。這些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政府和社會對淘汰內燃機車的共識。
 
二是電動汽車革命對關鍵原材料需求巨大。在汽車行業新時代到來之際,持續獲取并確保電池原材料供應充足,將是未來競爭中獲得優勢地位的保障。標普全球預計,在幾種關鍵礦物原材料中,鋰和鈷發生供應緊缺的風險最高,其次是鎳和石墨,而錳基本不存在此風險(見圖2)。預計到 2030年,汽車行業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將較2022年增長500%以上。在這一背景下,汽車行業參與者需追加投資以確保關鍵礦物的供應安全。盡管電池材料技術進步可以提高原材料的使用效率、減輕供應短缺的問題,但到本世紀末,電池原材料短缺仍將是電動汽車市場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目前,尚不能判斷哪些國家和公司在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環節收益最大,但顯而易見的是,電動汽車電池將成為未來幾十年汽車行業技術和供應鏈的主戰場,獲取其原材料將成為發展的關鍵環節。
 

圖2 電池關鍵礦物供應風險指數
 
電動車革命將減少政府財政收入

從目前情況來看,政府收入隨著汽車行業由內燃機車向電動車的轉變將出現大幅變動。挪威作為典型案例已經呈現這種趨勢。該國有望在2025年前實現新車銷售全部是電動汽車的目標,但政府從車輛銷售以及燃料使用過程中獲得的稅收將大幅減少,尋找替代稅源已成為面臨的現實問題。
 
電動汽車革命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能源轉型、低碳發展,以及凈零排放正在全球范圍內凝聚共識。這為電動汽車的推廣普及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但也提出眾多挑戰。在汽車方面,并非全部汽車制造商都能完成從內燃機引擎向電動引擎的過渡;在能源方面,汽油需求下降將迫使石油公司和經濟依賴石油的國家尋找替代收入來源。只有通過提高汽車產業鏈和能源價值鏈之間的合作水平和透明度,才能助力電動汽車革命由起步階段走向最終勝利。同時,電動汽車革命也為行業參與者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彎道超車”機會。(來源:油氣經緯)
 
資料來源:The EV Revolution—Moving From Oil Age to Battery Age?. January 2023.S&P Global.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
 
 
 
 
中國潤滑油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潤滑油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