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林業生態發展促進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低碳發展藍皮書:中國碳中和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藍皮書”)。研究表明,中國綠色能源指數、中國綠色交通指數和中國生態碳匯指數顯著提升。
藍皮書指出,從金融市場來看,中國碳交易規模不斷壯大,碳金融工具不斷豐富,國際化趨勢明顯。據悉,2022年11月24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第330個交易日中,成交量首次突破2億噸大關。截至當日交易結束,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額為88億元,半數重點排放單位參與了交易。
藍皮書還顯示,ESG理念對政府實現碳中和等各項政策和目標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2021年9月,《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正式發布,該文件專門論述了“積極發展綠色金融”,為未來ESG和綠色金融發展奠定了“雙碳”基調。ESG評價體系從環境、社會、治理等方面細化指標,進而監督和規范公司行為。踐行ESG理念是促進碳中和的動力。同時,碳中和相關產業、技術的發展又會反過來促進企業踐行ESG理念。
藍皮書建議,應大力推進《關于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實施方案》的落實。明確核算邊界,統一核算標準,加快建立全國、各省(區、市)統計制度與核算制度;優先建立高能耗、高碳排產業碳排放核算機制,促進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加強企業核算技術扶持和結果復核,提高企業核算效率。
藍皮書強調,中國碳中和發展要兼顧民生問題,因此,需要在充分考慮當地居民生計、生活基礎上,有機結合農業資源稟賦、當地民風民情、鄉村振興戰略和碳中和目標,尋找經濟發展和生態發展平衡點。
此外,藍皮書認為應盡快完善CCER(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交易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制定市場交易標準,優化配額規模測算,規范市場交易價格,進一步激發供需兩側企業交易積極性。同時,應盡快將建材、鋼鐵、有色等高排放行業納入全國碳排放配額管理,發揮CCER重啟優勢,吸引更多企業自主自愿地參與CCER市場交易活動。
在政策導向方面,政府應通過明確禁止燃油車上市時間、控制“煤改氣”的規模等途徑加快石油、天然氣的替代進程,降低對外依存度。對于煤炭,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主要工作不應是大規模及快速地替代,更不是無煤化,而是提升清潔化利用能力。近年來,中國經過大規模控制散煤的使用,以及不斷提高熱電廠等煤炭消費大戶的清潔利用技術水平,煤炭消費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已有很大的改善。
藍皮書還表示,中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工作屬于政府主導型工作,若想較好地發揮市場的推動作用,在政策導向上,政府應重點完善“負面清單”,告訴企業什么“不能做”,至于“做什么”及“怎么做”問題則更多的交給企業決定。
需要注意的是,綠色低碳轉型涉及不同的行業,各行業在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非常具體,其中較重要且具有共性的問題是綠色低碳轉型標準的完善。沒有規范的行業標準甚至國家標準,綠色低碳轉型工作就容易流于形式,甚至陷入混亂。在綠色低碳轉型的標準方面,既要鼓勵各行業及各地區結合國內外的案例和經驗,加快完善各自的標準及規范體系——“行標”及“地標”,也需要重視完善相應的“國標”。(來源:南方都市報)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