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樂觀,中國石油行業上游利潤下降
中國頂級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從化石燃料鉆探中獲得了巨額利潤,但在加工和銷售化石燃料方面,情況則不太樂觀。國際原油價格升高和產量的增加推動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海油有限公司本周的凈收入大幅增長,同時也增強了中石化的盈利能力。中石化更多地依賴下游業務來獲取利潤。這表明,三大能源巨頭聽取了政府的意見,通過生產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氣來削減進口費用,并獲得了一定收益。而這些公司遭受的損失則來源于煉油、銷售燃料以及石油制化學品的業務。中國經濟放緩和政府脫碳的政策主張等因素最終可能會削減作為巨頭們主要利潤來源的原油價格。
中海油是三家公司中最后一家公布上半年財報的公司,也是最依賴石油業務的公司,周三該公司表示凈收入增長 25%,達到近800 億元人民幣(110 億美元)。在此之前,中石油的利潤達到創紀錄的近900 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長 4%。中石化的漲幅略低于 2%。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煉油部門都面臨著更具挑戰性的局面,上半年該部門的營業利潤下降了約 40%。煉油廠正在努力應對產能過剩的問題。根據統計局的數據,石油行業全年累計虧損在7月份增加至近 190 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工業經濟中表現最差的行業。
盡管如此,中石油和中石化都告訴投資者,他們預計隨著經濟的改善,情況會有所好轉。周三在香港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石油副總裁李汝新提到了政府實施的產能限制,并預計燃料定價和消費稅的變化將使批發商受益,得出了下半年的前景更加樂觀的判斷。目前,該行業仍面臨嚴峻挑戰。這兩家公司都凸顯了柴油市場的疲軟,柴油為中國建筑活動提供大量燃料。房地產市場的長期危機造成了行業經濟的蕭條。汽油約占中國石油消費量的四分之一,由于電動汽車的便捷和高鐵的普及,汽油正面臨著自身的問題。對于石化產品而言,在經濟放緩的情況下進行的產能擴張已經造成了持續數月的產能過剩。
隨著 GDP 的增長,石油市場已經習慣了中國這一世界最大進口國的消費增長。但經濟的下行和政府試圖擺脫化石燃料的轉變可能會使這一觀點經受考驗。根據本周的一份報告,高盛集團公司(Goldman Sachs Group Inc.)認為,布倫特原油的上一次交易價格約為每桶80美元,明年的平均價格可能達到77美元。但該銀行也指出,如果中國石油需求保持疲軟,到 2025 年底,該價格可能會跌至每桶 60 美元,這可能給對中海油帶來巨額損失,因為這家中國最大的海上鉆井公司的價格和利潤之間的轉換相對直接。與此同時,中石油作為中國主要清潔天然氣供應商的地位暫時穩固,去年的利潤達到創紀錄的水平。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