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鋼鐵產業的發展,《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指出,要優化高爐煉鐵爐料結構,降低鐵鋼比。推廣連鑄坯熱送熱裝和直接軋制技術。推動干熄焦、高爐煤氣、轉爐煤氣和焦爐煤氣等二次能源高效回收利用,鼓勵燒結機余熱發電,到2015年重點大中型企業余熱余壓利用率達到50%以上。支持大中型鋼鐵企業建設能源管理中心。“國家環保要求嚴格了,對鋼鐵產業產能有所控制,節能降耗設備有更嚴格的標準。這就要求企業要投入資金進行冶煉技術的開發,以降低排污率和二次污染。”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琳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說。
張琳表示,霧霾天氣導致國家會將鋼鐵行業列入兩會討論中,定會對其進行一定的限制,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當然,鋼鐵企業自身也有較強的環保意識,會積極采取措施提升環保技術,因為這樣,一是可以對廢氣二次利用,從而節約成本;二是可以營造良好的辦公環境。
張琳認為,鋼鐵產業轉型升級涉及很多方面,不僅僅是壓制產能,更要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而提升企業競爭力,不僅僅是靠價格競爭,更要提高產品的性能和關鍵技術水平。現在鋼鐵業產能過剩,如果產量控制了,污染自然會有所控制。
和訊網總編輯王煒表示,我國鋼鐵產能過剩,但特需鋼又需要進口。國家要加強大產業結構調整。
其實,此前幾年,政策一直在加大對鋼鐵業的調控,但張琳認為,“效果并不理想”。她說:“鋼鐵產業在重工業中排污率很靠前,真正達到綠色鋼鐵并不好實現。國家將排污指標下達到各省,而在各省,國有鋼鐵企業占相當大的比重,不好管理。且地方政府為了扶持當地經濟,也并不會對鋼企采取真正的強制手段,往往政府突擊檢查,企業突擊過關。”“鋼鐵企業從內陸城市搬遷到沿海地區成為趨勢。一方面,排污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海水還可轉化為淡水。寶鋼從上海搬到湛江,首鋼從北京石景山搬到唐山,各大鋼企都在陸續搬遷中,石家莊的鋼鐵廠也遲早是要搬的。”
不過,“搬遷后的鋼鐵企業資金效益并不很樂觀。”張琳坦言,企業在搬遷的過程中,選址、建設、投產等一系列環節需要一個漫長的周期,通常是4~5年,經濟效益會受到很大影響。比如,“首鋼在2008年搬遷到曹碑店后,效益并不理想,一直處于虧損。企業在搬遷時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張琳認為,因為搬遷需要很大的資金投入,所以民企很難有搬遷的機會,只能自生自滅。“國企往往得到國家支持,在貸款等方面可以享受便利,因此有資金進行搬遷,但民營企業就很難做到了,就是選址都很難。”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