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石化產業雖然剛起步,但發展速度很快,關鍵是選點準,起步高,但是石化產業鏈很長,要放眼全球尋找制高點,才能培育高附加值產業。”中國工程院院士汪燮卿參加日前在欽州舉行的第一屆廣西石油大會,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中石油集團在欽州布局了一個上規模的燃料型煉廠,流程和技術控制十分合理,這對地方發展石化產業及下游產業鏈創造非常有利的條件。”汪燮卿說,煉油副產品二甲苯、丙烯、乙烯等往下游就是很大的發展空間,可以做成千億甚至幾千億的產業,從形態上看,可從石化液體到固體材料、日用的塑料、塑脂、纖維,甚至到人的衣服。
汪燮卿院士是我國石化行業的“泰斗”,對石化產業的發展方向十分熟悉。他認為,廣西的石化產業應該發揮后發展優勢,向高附加值鏈方向發展。
汪燮卿院士分析說,廣西把石化產業布局在欽州,很有前瞻性,欽州有滿足石化原料和成品“大進大出”的物流條件,而且具備30萬噸級的大航道和大碼頭,大大降低石化產業的物流成本,可在很大幅度上形成市場競爭優勢。
汪燮卿院士說,世界石化產業發展有悠久的歷史,先進的技術、工藝種類繁多,后發展地區要多從就近提供原料的可能性和市場空間來考慮,要著力做到“三個精細”,即產品精細雕刻、工藝精耕細作和技術精打細算。
“要克服后來者急于求成的心態,首先要組建高素質的團隊,在選擇合作對象時,要放眼全球,用專業眼光去選擇、辨別和消化,站在行業的制高點來規劃、布局、引進產業。”汪院士說,要采用那些經過時間和空間考驗的、最先進、最成熟、最可靠的技術,再結合自己的原料和市場實際,將對自己最有用的、最能產生高附加值的技術和管理方式引回來,爭取達到起點高,發展過程短,而后來居上。
“至于石化產業基地如何打造,首先要做到煉的產品在市場上要有競爭力,化的產業鏈規劃要合理。”汪院士認為,石化產業的特點是“前煉后化”,煉的產品有競爭力,煉廠才有活力,才能給下游產業提供更多的原料,而化的產業鏈規劃必須有“度”,在產業鏈中,選取最有附加值、市場空間大的環節來發展,才能在降低風險的同時使產業有好的效益,才能實現向周邊地區輻射,輻射的半徑越大,基地才能形成,規模也就越大。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