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本月國內基礎油市場并未出現預期的回暖旺盛行情,然而資源緊張態勢絲毫沒有減輕,甚至相比前期有過之而無不及。據市場消息,當前華東區一類油資源尤其抽緊,斷檔現象發生,貿易商尋覓現貨難度很大,有價無市的局面呈現。既然終端需求仍未起身,為何資源緊缺局面會如此愈演愈烈?
首先,中石油本月繼續控銷政策不改,內供量也出現下滑,內供給旗下潤滑油公司累計12.25萬噸,環比降幅3.5%。雖然近來是傳統旺季,然而市場消費仍不理想,因此中油有意控制產量,防止庫存過高產生壓力,同時由于大慶煉化也仍在檢修中。目前東北的撫順石化、大慶石化和大連石化以及西北的克煉有少量外銷,但是總量偏低,大部分在東北、西北兩地內部消化,很難流入其他區域。其次,中石化9月外銷量環比大幅下滑,跌幅超過50%。據聞本月其累計外供量不到1萬噸,而上個月在2萬噸左右。業內表示,因本月看需求將逐步回升,因此大部分資源均供系統內部調油,或是直供給幾家大的調和廠,旗下煉廠外發非常有限。且中旬齊勝工貿進入為期半月的裝置檢修,少有現貨對外。由于資源流入市場很少,且該批資源銷售也非常順暢,才到月中已經基本售罄。再次,亞洲潤滑油市場正在踏入旺季,外盤報價節節升高。本月到華東的進口油累計不到1萬噸,而其中的一類油僅占很小一部分。一些來自中東和南亞方面的資源,據聞其到岸價均在900美元/噸之上,大大高于目前現貨市場成交價格。高價之下操作風險顯露,貿易商少有接貨,直接導致整體到貨稀少。同時,像華北進口俄羅斯一類油、西北進口烏茲別克斯坦一類油以及華南市場的非標油等,本月均有顯著減量,所以大多區內消化,流入其他地區可能性很小。因此,可以說是各方因素造成了本月基礎油資源缺口加大的狀況。眼下市場仍處于僵持階段,下游潤滑油廠家對高價基礎油難以接受,現貨交易寥寥。不過看隨著亞洲部分煉廠后期恢復開工,當前局面應該有所緩解,預計10月后采購潮也將會顯現。而國際原油持穩在70-80美元/桶的走勢后期也難有大的變化,所以第四季度價格可能還是會面臨下滑。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