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油市場的漲勢已經帶給眾多業者“視覺疲勞”之感。從三月上中旬開始到目前一個月的時間里,國內價格漲勢不斷,且漲幅不斷放大,同時資源緊張加劇,造成越來越多的業者資源難覓甚至可說“一貨難求”。
先看價格走勢。兩大主營方面,中石化本月初內供價上調了320元/噸,帶動局部煉廠外銷價上揚100-200元/噸。中油方面則漲幅更大,雖然本月內供價暫無統一上調,但旗下廠家銷售價已紛紛大幅走高。大連石化外銷價率先大漲600元/噸,主要是當地潤滑油廠為采購而抬高煉廠報價拿貨。之后,東北的撫順石化和大慶石化外銷價也緊跟上揚500元/噸左右。西北蘭煉外銷價近來也大漲700-950元/噸,克拉瑪依光亮油雖暫穩在10000元/噸,但實際基本不出。海外進口油也保持升勢。西北貿易商表示,進口烏茲別克斯坦一類油清明節期間大漲了100美元/噸,造成價高難以承受,接貨乏力。同時,華東進口臺塑和GS的二類油因受煉廠檢修或即將檢修影響,貿易商報價也持續上行,約有200-300元/噸的上調。應該說進入三月即迎來了潤滑油生產旺季,各廠家更應加大產出以保證市場需求。然而不少煉廠卻在此時扎堆檢修。韓國雙龍和SK煉廠前期已經先后進入停工,預計短期還難以恢復。且業內表示,五月以后GS煉廠也將開始裝置停車。臺灣臺塑煉廠前段時間也順應潮流停工,雖然不久可恢復生產,但仍需補足前期欠量后逐步補充庫存,才可恢復供應。同時,國內兩大在此時進一步控制出貨,幾乎所有廠家都以內供為主,外發量已較年初明顯減少。關系戶拿貨均困難重重,這進一步支撐了市場高價資源的存在,一類油與二類油之間價差也出現縮窄。看主營在此時抽緊貨源,有力地把握了市場價格走勢,保證了需求旺季的利潤擴大化。回想往年,上半年通常是基礎油供需矛盾最為尖銳的時期,資源多是呈現大面積匱乏之勢,而隨著進入下半年,此矛盾局面必將有明顯緩解。因此,眼下市場價高且資源難覓的情況既有著客觀原因存在,也不失為人為因素的主導,這是供應商抬價制造利潤的最好機會。所以,看后市此局勢仍難改變,近兩個月價格可能還將繼續攀高。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