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中國石化科技工作的豐收年。
“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安全高效開發技術及工業化應用”通過201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評審,“苯和乙烯制乙苯的烷基化方法”和“一種己內酰胺加氫精制方法”獲中國專利金獎。這些極具分量的獎項是對中國石化創新能力的最好詮釋。
過去的一年,中國石化的科技工作再上新臺階:10項技術完成“十條龍”科技攻關任務,20余項重大戰略性技術及核心技術取得突破;4865件國內外專利申請,實現技術許可收入7.2億元,技術貿易額達到24億元;一系列戰略規劃出臺,科技發展路線圖逐漸清晰。
技術攻關,驅動產業發展
2012年,中國石化科技工作瞄準行業前沿趨勢,用科技創新抓時機、占先機、促生機,強化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研究,引領產業技術發展。
用技術創新抓時機,不僅需要把握市場的瞬息萬變,而且需要膽識和勇氣。
這一年,中國石化利用棕櫚油和飽受爭議的餐飲廢油,經過深度加工成為生物航煤,順利完成工業試生產,適航認證穩步推進;60萬噸/年甲醇制低碳烯烴示范工程技術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世界首套20萬噸/年甲苯甲醇甲基化制二甲苯工業示范裝置建成投運;國內首套煉廠尾氣CO2養殖微藻裝置投入使用,再創綠色新技術。
用技術創新占先機,著眼未來,厚積薄發。
頁巖油氣的“井噴”讓世界意識到非常規油氣的革命力量。中國石化初步建立南方頁巖氣、東部陸相頁巖油選區評價標準并提出有利目標區,具備水平井20級分段壓裂能力。同時,原油地下裂解、微生物采油、分子煉油、生物化工、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前瞻性、基礎性研究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用技術創新促生機,意味著精益求精。
2012年,核心技術水平持續提升。中國石化進一步明確了準噶爾盆地西緣淺層油氣和四川盆地、鄂爾多斯盆地致密砂巖天然氣富集規律,有力支撐了上游“五大會戰”;形成了超稠油油藏蒸汽驅配套技術;柴油液相循環加氫裝置建成投運;3萬噸/年芳烴吸附分離工業示范裝置建成投產,標志著中國石化成為世界上第三家擁有芳烴成套技術的公司;3萬噸/年稀土順丁橡膠裝置開車投運。
未來,核心技術的爭奪必定硝煙彌漫,但中國石化技術創新的大膽嘗試、超前意識、優化模式,必將搶占石油石化行業的制高點。
知識產權,導航科技創新
無論是細小的技術改進,還是解決世界級的技術難題,自主創新的技術都需要知識產權這把“保護傘”。
2012年,中國石化的知識產權工作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4865件國內外專利申請,獲兩項中國專利金獎,實現技術許可收入7.2億元,技術貿易額達到24億元……
傅成玉董事長批示:知識產權是公司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的重要體現。
中國石化科技工作者苦練內功,不斷提高運用知識產權能力。
為了獲得未來技術和市場優勢,中國石化通過制定核心技術領域的知識產權戰略和應對策略,有效發揮了專利戰略為公司產品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所發揮的導航作用。
新催化材料、合成氣制烯烴、合成氣制乙二醇、甲醇制芳烴等29個技術領域的專利戰略研究進展順利,推動了技術路線的制定和新興領域技術的知識產權布局。
加強技術保護,防患于未然。這一年,中國石化開展了核心技術領域的知識產權布局,共梳理出專有技術162項,對重要技術采取專利與專有技術相結合的保護策略。
2012年,“在京央企知識產權領先工程實施單位”“中國知識產權倡導者”兩項榮譽實至名歸。
機遇和挑戰并存,知識產權工作不僅為創新技術提供一種保護手段,而且為中國石化搶占市場先機、集聚競爭優勢提供一種商業化手段。
科研管理,構造創新機制
從科技創新的戰略規劃到科研競爭機制,從打造合作平臺到利用全球科技資源……2012年,中國石化科研管理工作穩中求進,書寫了新的篇章。
為進一步明確未來科技發展方向,謀劃和突破革命性技術,中國石化制定了《2030年科技發展規劃》,搶占未來發展的戰略制高點;出臺了《中國石化清潔綠色技術專項發展規劃》,為綠色低碳戰略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規劃指引方向,戰略明確定位。2012年,《關于加強中國石化科技創新工作的意見》確立了“自主創新、重點跨越、綠色低碳、引領新興、差異特色、支撐一流”的科技發展戰略,到“十二五”末,建成世界一流、具有中國石化特色的科技創新體系。
隨著科技工作的發展路線圖逐漸清晰,如何保持科技創新的活力成為科研管理工作的重點。因此,中國石化持續優化頂層設計:對內,《科技項目內部競爭機制管理辦法》和《能源化工創新計劃管理辦法》順勢而出,成功引入科研項目競爭機制,推出首批立項項目;對外,中國石化攜手中國科學院及四川大學等院校,著力打造開放式創新平臺,共同推進石油石化產業的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
點滴的進步,折射出中國石化科研管理體系的日臻完善,各項科技創新工作正蓄勢待發,推動中國石化的事業做實、做強、做一流。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