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殼牌在珠海的潤滑脂工廠奠基。該廠年產量有望達到4萬噸,將成為殼牌最大的潤滑脂生產設施。按照設計,該廠將主要滿足中國本地需求,未來或向其他市場出口。
目前,殼牌中國主要有三大產業,上游是開發天然氣,下游為潤滑油和加油站。
殼牌潤滑油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總經理沈堅表示,公司三個潤滑油生產基地均有擴產計劃,且在為新廠選址。同樣,殼牌在未來全球投資規劃中,其他兩大塊業務投資比例也同樣傾向于中國地區。
隨著油品在中國市場一路高歌,殼牌的原材料供應問題也被重提。當前國內煉油廠均牢固掌握在國字號油企手中,外資油企未來要在華獲取更大利益,不得繞行的就是原材料問題。
擴產增資
近年,殼牌潤滑油在中國動作頻繁。2009年11月,殼牌亞洲產量最大的潤滑油調配廠在珠海投產;今年8月,殼牌又在該基地興建技術服務中心,計劃于2011年第二季度投入使用。
殼牌中國近日宣布,其潤滑油和加油站業務在中國均取得雙位數的增長,表明其油品在中國處于全力生產與經營狀態當中。香港蜆殼有限公司東北亞潤滑油供應鏈項目發展總經理丁曉光說:“可以肯定,中國是殼牌全球最重要的市場。”
丁曉光說:“我們有信心,五年內超過美國,成為殼牌最大的潤滑油市場。”
殼牌目前共有珠海、天津和浙江三個生產基地,均有擴大產能計劃。其中珠海調配廠擬擴產至4億升,升級為殼牌全球產量最高的三大調配廠之一。
潤滑油在中國市場大放異彩得益于日益增長的汽車市場。殼牌內部人士透露,在殼牌全球新增投資資金中,中國增長得最快。
政策需求
殼牌在中國有一件長期令其頭疼的事情。
丁曉光透露,殼牌潤滑油在中國的生產“超過50%的原材料需要進口”。
隨著殼牌油品生產和銷售的擴大,其對煉油業務的需求進一步加大。丁曉光承認,“殼牌有興趣參與煉油項目,有興趣與相關部委和企業洽談。”
殼牌首席執行官彼得·沃瑟此前亦談到,該公司正尋求將自己的煉油資產組合“從西向東”轉移。殼牌集團跟進了一系列投資計劃,有意投資中國以及亞洲其他國家的煉油廠。
一個事實是,所有西方石油公司在中國都沒有自己的煉油廠。
此前,殼牌曾計劃入股中石化與科威特石油公司在廣東的擬議90億美元的煉化廠項目,但最后“出于戰略和商業考慮”退出。該公司與中海油在廣東惠州的煉化項目,亦未參與其煉油部分,僅取得化工部分產品。殼牌等外資油企所需的成品油,除了進口就只能向國內兩大石油巨頭購買。
綁定國企
對殼牌而言,其“東進”之路機遇與困難共生。中國的加油站業務近年來呈現國進民退趨勢,不少民營加油站退出業務行列。今年,殼牌在中國的加油站超過700個,比去年增加超過100個。
這與殼牌全球戰略東移剛好呼應。殼牌集團今年3月宣布,將關閉全球9000家加油站。同時,殼牌的煉油產能將縮減15%,并計劃每年出售10億至30億美元的資產。
殼牌中國集團主席林浩光表示:“殼牌縮減部分地區的加油站業務是爭取資金轉移到最大的市場,中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外資油企想在加油站獲取更多利益,需要中方伙伴更多支持。比如殼牌與中石化在江蘇成立合資企業,在蘇州和無錫經營400多家加油站。
殼牌的主攻方向是天然氣。其與中石油聯手收購澳大利亞箭頭公司,勘探開發煤層氣。在國內參與非常規氣的勘探開采也相當積極,將中方技術未能達到的開采領域。
林浩光預計,未來五年,天然氣在中國能源中的占比將翻番。
當前,殼牌對其與中方伙伴關系的維護有一定成效,“在所有外資油企中,殼牌在中國涉及的經營面最廣。”殼牌內部人士說。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