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格陵蘭議會投票結束已執行了25年的放射性礦物開采禁令,此舉可能引爆外商投資當地豐富的鈾、釷、稀土等礦產資源的熱情。除此之外,倫敦礦業公司(London Mining Plc)與中國公司聯手在格陵蘭島開采鐵礦一事亦獲得重大突破。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格陵蘭進一步開放礦業市場后,未來將吸引更多中國和澳大利亞投資者前往投資。
最大鐵礦石項目進展曲折
倫敦礦業確認獲得在格陵蘭島首府努克以北約150公里處冰原一處鐵礦30年的獨家開采合同,并將為此支付最高達銷售額5%的特許權使用費。這個被稱做“ Isua”的鐵礦開采項目預計可開采1500萬噸露天鐵礦,需投資23億美元,是當地歷史上最大的投資項目,投資額超過格陵蘭島20億美元的年國內生產總值。
格陵蘭工業和礦業部長基爾克高形容,批準開采鐵礦項目是格陵蘭的歷史時刻,也是當地有史以來最大商業項目,將對就業和收入帶來極正面的影響。
倫敦礦業是一家英國上市公司,股東主要由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小公司組成,主要業務集中于礦產勘探、開發與經營,手上很多新項目都需要吸引資本雄厚的支持者合作。倫敦礦業與中鋼、五礦和中鐵等中國大型礦業公司都有合作開發礦業項目的經歷。有消息說,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以及中鋼股份都將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不過這幾家公司都未回應。
倫敦礦業稱稍后將為此項目招標。不過,該公司早在2010年就計劃與中國公司合作,以降低成本,項目工程建設最初三年所需的3000名工人將來自中國。格陵蘭首府努克議會去年12月還專門通過一項特別法律工作條款,允許公司支付外國工人的工資無需受限于當地最低工資保障。當地反對黨和哥本哈根工會批評這是在格陵蘭島的天然資源被中國公司掠奪之外,還開門迎接廉價中國勞工。這項法案通過后引起軒然大波。今年3月,格陵蘭自治政府總理被迫辭職,該項目進展也一度停滯。
各種力量的角逐
格陵蘭島是地球上人口最少的地方之一,只有5.6萬名居民,2009年雖實現自治,但迄今政府財政收入的60%左右仍由丹麥補貼。格陵蘭島上基礎設施貧乏,漁業是當地絕對的出口支柱產業。
格陵蘭2009年獲得自治地位后,格陵蘭政府一直希望爭取更大自治權并最終獨立,試圖走一條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道路,透過發展礦產和石油業,減少對丹麥的依賴。
格陵蘭新任女總理阿列克·哈蒙德說,當地經濟處于停滯狀態,人們不能生活在失業和生活成本增加的漩渦,因此現在消除對于開采鈾礦的“零容忍”是必要的。當地民意調查也表明,大多數格陵蘭人贊同政府以開采礦產刺激經濟,以最終實現本國經濟從丹麥斷奶。
隨著北極冰層加速解凍,格陵蘭的石油和天然氣、鐵、銅、鈾、鋅等礦產財富變得更容易獲取,迄今已經吸引了來自澳大利亞、美國和英國的投資者。格陵蘭島上一無資本,二缺勞力。目前西方礦業公司擁有幾乎所有的格陵蘭島勘探許可證,但在全球市場上,礦石價格疲軟,資金難求。中國豐富的資本和廉價的勞動力正好與當地資源構成優勢互補。
格陵蘭工業和礦產部長透露,其中許多公司都在與中國公司談判股權和資金交易。澳大利亞 Ironbark Zinc就公開稱,它正在與一家中國公司合作在當地開發一個4.85億美元的金屬礦。
今年8月,一個中國的礦業和銀行家代表團曾訪問格陵蘭島,顯示出對當地潛在投資機會的熱情。不過,西方一直擔心中國投資大舉進軍格陵蘭可能改變北極圈的政治景觀。
不過,丹麥與美國政治關系緊密,格陵蘭北部更設有美國空軍基地,故美國與丹麥兩國都憂慮格陵蘭經濟傾向中國。丹麥對于格陵蘭的國防和安保仍有話事權,若要允許外企開采鈾礦,須先獲丹麥國會通過。丹麥貿易部長就警告稱,格陵蘭不能單方面決定解除開采禁令,且稱格陵蘭政府只可以決定開采礦藏,不能決定出口。
而即便撇開這個難解的分歧,在北極極端寒冷的氣候條件下開采礦山的任務將特別艱巨,不單需要特殊機械和工程技術,當地現有交通運輸和電力基礎設施的匱乏也是一大挑戰。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