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中,尤其是酷暑、嚴寒等條件下,武器裝備的性能和形狀會產生不同的變化,會給操作使用帶來新的考驗,影響作戰能力的充分發揮。嚴酷的自然環境也會制約和降低軍人的戰場行動能力。如何使人與武器裝備適應極端自然環境的嚴酷考驗,始終保持最佳結合,是軍隊保持和提升作戰能力必須解決的問題。
圖①:射手抵近前沿尋找戰機。圖②:裝甲分隊向“敵”發起攻擊。
凌晨,陸軍第39集團軍某機步旅的作戰值班室猛然電話鈴聲大作。“應急作戰預案啟動!”“全旅緊急出動!”……“鐵流—134”冬季實兵演習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此時的氣溫接近零下20攝氏度。演習全程長達11個晝夜。
對于剛剛完成改制換裝不久,人員裝備“大換血”的該機步旅來說,這無疑是一場來自“寒冷戰場”的大考。然而,旅長劉紀遠卻很興奮:“這恰恰給了我們一個檢驗部隊能否整建制形成戰斗力的好機會。”
對“5毫米現象”舉一反三
“報告!222車擊發后炮沒打響。”
2013年12月11日上午,右翼主攻群編成內一輛坦克,在進攻戰斗中出現“啞彈”險情,坦克五連排長、車長沈孝雨立即上報。
“檢測閉鎖器接通情況、檢查炮栓關栓情況、檢驗擊發電路,在安全時間過后改用手動擊發。”連長陳健華立即拿出處置方案。
一一排除可能出現故障的節點,炮長利用最穩妥的手動擊發方式再次擊發,可炮彈像死了一樣,紋絲不動。怎么辦?在又一次挨過安全時間后,乘員們打開炮栓,赫然發現擊針的兩次撞擊都沒擊中底火,故障原因就是已經被排除的關栓不到位。
“嚴寒條件下,裝備的潤滑油脂性能大幅度下降,雖然看起來栓體的位置是正常的,實際上還是偏了5毫米。”事后總結經驗,坦克二營營長王洪偉說道。
演習中,“5毫米現象”無處不在。坦克擊發后不自動拋殼、擊發線路斷路等故障此起彼伏。“不拉到嚴寒條件下走一遭,有些情況根本想象不到。”王營長告訴記者,比如車長的指揮炮塔門,本來是可以全方位自如旋轉的,以便于更好地觀察指揮。但嚴寒天氣里,潤滑脂幾乎凝固了,車長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轉動炮塔門,指揮觀察遇到極大困難。營里一輛坦克沒能及時打擊目標,就是因為炮長觀察窗外的雨刮器出現故障,坦克沖擊過程中被飛濺的積雪蓋住了觀察窗。
“要是溫度再低一些,遇到的困難還將成倍增加。”談及嚴寒天氣對作戰行動的影響,官兵們感同身受。
一名坦克駕駛員告訴記者,坦克乘員的座艙口也是裝備的進氣口,坦克一行進起來,寒風便從艙口直灌進來,不一會兒手腳就麻木了,操控起裝備來遠沒有平常靈便。
實際上,信息系統裝備遇到的困難更多。某型指揮車上的電腦在低溫下啟動困難,車載空調竟然只能制冷不能制熱。通信營營長高尚打電話咨詢廠家,對方告訴他:“我們的裝備本來是給南方部隊設計的,沒想到會列裝到北方部隊。”
面對諸多難題,機步旅官兵不抱怨、不坐等,而是群策群力想辦法。他們為指控裝備設計制作了保暖套,為輪式車輛加裝了加熱油管,為某型指揮車改裝了暖風加溫系統等,全旅研發和配備了指揮作業、通信保障、偽裝保護等7類100余種物資器材,與無情的嚴寒博弈。
被取締的“調整線”
演習中,一個險情的出現,讓旅指揮員在大冬天出了一身冷汗。
進攻戰斗中,3輛步兵戰車按預先的時間協同方案,超越坦克發起沖擊。而此時,坦克梯隊因為地形生疏,延遲了預定協同時間,仍在搜索目標準備射擊。
幸虧一名指揮員及時發現了這一險情,立即對步兵戰車的行動和坦克的實彈射擊進行調整,才避免了“自己打自己”慘劇的發生。
戰后復盤,有的指揮員不留情面地指出,要是按慣例設個“調整線”,這樣的險情根本不會發生。可旅領導雖然也因險情的出現有些后怕,卻堅定地認為這個“調整線”不設就對了。
啥是“調整線”?
劉旅長說,以往演習中,在戰斗任務轉換的重要時節,往往用設“調整線”的方式,把戰斗行動人為分解開來。兩面紅旗一插,一條無形的“調整線”就設好了,部隊到達“調整線”后先停下來,完成調整和部署,再穩穩當當地進入下個演習環節。
“真正打起仗來,哪來的‘調整線’?未來的仗怎么打,我們的演習就怎么練。”演習前,劉旅長就力主取消“調整線”。當時還有人感到這一招是不是多余,演習場上的險情一下子驗證了取消它的價值。
在不組織現地勘察、不進行演習駐訓的情況下,直接實施嚴寒環境中的實兵實彈演習,面臨的安全壓力將是空前的。但該旅大膽向實戰要求靠攏,堅持讓部隊接受實實在在的考驗。
演習中,跑錯路、裝備掉隊等現象時有發生。戰場管理組在夜間開展巡查,花了3個小時才找到兩個單位,返回時在基指附近繞了五六個圈才摸回來。
“冬天設大綠靶、夏天立大白靶。”裝步三營營長黃慶祝向記者透露,以往實彈射擊時,為防止打不上、打不準,都盡量把靶子設大些、設明顯些,并預先選好實彈射擊場地,進行必要的平整。
這次演習,所有靶子都按實戰要求設,不僅顏色與戰場環境相近,而且距離不等、沒有規則。裝步三營的榴彈發射器分隊占領射擊陣地后,發現目標被一片灌木叢遮擋,只得重新選擇發射陣地。
“5類11種火器跨晝夜實彈射擊,都是結合戰術行動在‘情況內’組織的。”旅作訓科科長王輝介紹。
“兵不卸甲”的人裝結合
科爾沁八百里瀚海,曾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領兵交戰、建立功勛的古戰場。如今,馳騁在冬季科爾沁演兵場的這支機械化部隊,挑戰嚴寒,上演了現代版的“馬不離鞍、兵不卸甲”,官兵們走、打、吃、住、藏與戰車融為一體,人不離車、車不離人。
劉旅長告訴記者,根據以往演習和冬季訓練的經驗,通常有三個時節需要人車分離:作戰籌劃要在搭設的“中軍帳”內召集各級指揮員進行;飲食保障無論是旅團集中組織還是營連自行保障,都需要離開戰車、集中就餐;最大的問題是宿營,無論是住民房、搭帳篷還是挖雪洞、建雪窩棚,都需要長時間離開戰車。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往往措手不及。
“不改變是不行的。否則,這大冷天別說打仗了,恐怕連生存都難!”劉旅長和他的部隊意識到了嚴重性。
此次冬季演習,作戰籌劃由搭帳篷變為組網絡,各級指揮員在各自戰車的作戰席位上同步受領任務、研判情況、定下決心、組織協同,一體化指揮平臺把指揮員和作戰單元緊密聯系起來,提高指揮效率的同時也大大減少了人員流動;單兵自熱食品和便攜式加熱設備,單車配備的真空包裝半成品食材和班用爐具,以及“模塊化編組、節點式保障”的戰場伙食保障新模式,讓官兵在戰車里吃上了“自助餐”;為裝甲車改裝了上下鋪,坦克、自行火炮配備了便攜帳篷,單兵用上了睡袋和低壓電熱毯,這使離車宿營變為在車內、車旁住宿,隨時可以快速反應,投入作戰行動。
一位軍事專家告訴記者,以往組織這種規模的演習,一般需要六七十臺運輸車伴隨保障,將各種帳篷、指揮器材等“壇壇罐罐”運抵“戰場”,走起來一條線,展開來一大片,不利于隱蔽偽裝不說,在很多地形條件下運輸車還跟不上履帶車輛。而且,物資器材的展開、撤收都需要動用大量兵力、消耗寶貴作戰時間、遲滯部隊行動。
“這次演習,我們圍繞‘八個精細’建設標準和‘五個快速’動態能力指標,最大限度地縮減了‘壇壇罐罐’,而‘兵不卸甲’使部隊進一步‘瘦身’和‘提速’。”旅參謀長蘇大宇告訴記者,“整個演習只出動不到20輛運輸車,緊急出動時間縮短近一半。”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