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05年首鋼將鋼鐵產業的生產部分遷往河北秦皇島、遷安和曹妃甸等地,拉開了首都功能紓解的大幕。在時下的京津冀一體化進程的背景下,作為產業轉移先行者的首鋼,在其搬遷多年過后,一方面首鋼老廠區開發還未完成,另一方面位于曹妃甸的新鋼廠則陷入虧損。
原址開發緩慢
張新志,為了拆遷而來。
2011年下半年他來到北京,在首鋼北京石景山廠區附近不遠處租了個辦公室,盯著那塊有著8.56平方公里廠區的一舉一動,意圖從這里拿到一些拆遷工程。
從2011年1月宣布停產,距今已經閑置了近4年的首鋼北京石景山廠區是中國鋼鐵工業的發祥地和重要生產基地之一,曾對北京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在貢獻利潤的同時,它也對北京市的空氣環境造成壓力。尤其是隨著北京市的發展,城區的邊界不斷擴大,距離北京市中心僅有不到20公里的首鋼廠區,其工業生產與首都功能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
2005年2月18日,國家發改委經報請國務院領導批準,正式作出批復,原則同意首鋼實施壓產、搬遷、結構調整和環境治理的方案,并同意在河北省唐山地區曹妃甸建設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鋼鐵聯合企業作為首鋼搬遷的載體。
自此,首鋼便開始逐步地搬遷出北京。
“現在政府對這個原廠區做出了很多規劃,比如說建博物館,文化館等文化產業設施,還有做一些綜合辦公區等。畢竟地方很大。”張新志對新金融記者表示,但首鋼廠區的拆除工作開展得很慢,目前也只是拆除了一部分而已。
首鋼廠區遲遲不能拆除完成,背后則是其新定位仍處于規劃之中。
“首先針對如何開發廠區的規劃,還在完善,并且落實、推進都需要時間。”此前首鋼黨委宣傳處處長吳建新對新金融記者說。
事實上關于如何開發老廠區,北京市和首鋼都慎之又慎,對于這塊廠區的新定位與職能,多方的規劃也層出不窮。
此前在北京市“十二五”規劃中,這塊區域最終被命名為“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分別形成工業主題園、文化創意產業園、綜合服務區、總部經濟區和綜合配套區等。
最新消息則顯示,為了和京津冀一體化做對接,首鋼總公司計劃聯合河北唐山曹妃甸在兩地建設北京產業園。該產業園吸引欲將產能部分外遷的北京企業,企業可在首鋼石景山原廠區建設總部,在曹妃甸建設生產基地。首鋼總公司現有的8平方公里土地將建成總部經濟基地,曹妃甸的產業園起步區規劃面積為10平方公里,拓展區為40平方公里。
但當然這仍然只是計劃。
新址上的虧損
首鋼遷入的新址之一在曹妃甸,這個位于河北唐山的港區也迎來了發展機遇。
2005年2月,國家發改委下發文,批準首鋼“結合首鋼搬遷和唐山地區鋼鐵工業調整,在曹妃甸建設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鋼鐵聯合企業”。
在此背景下,首鋼與唐鋼合資成立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京唐鋼鐵”)。作為承接首鋼集團搬遷的載體,按照規劃,曹妃甸最南端給京唐鋼鐵定制出一塊兒優良港口,首鋼有專用的鐵礦石碼頭,通過運輸帶直接將鐵礦石運往加工車間,加工成型的各種鋼材則通過專用碼頭運出,既減少物流成本,也因為工廠內各生產環節環環相扣,節省了能源,降低了污染。
但效果卻未及預期。
據了解,京唐鋼鐵甫一投產,便被市場潑了冷水。2007年3月12日,首鋼京唐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彼時,板材價格相對還不錯,但3年后,國內鋼鐵行業形勢急變,板材市場的利潤一步步縮水,“投產即虧損”成為京唐公司不得不面臨的局面。
京唐鋼鐵投產至今,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別凈虧損5.3億元、31.37億元、51.41億元。有媒體估算,5年時間,京唐鋼鐵虧損120.72億元。
此外,京唐鋼鐵公司股權也曾發生變更。
在合資起初,首鋼總公司和唐鋼分別占股51%和49%,但2010年河北鋼鐵決定抽身而出。
雖然首鋼曹妃甸項目并不理想,但隨著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戰略的推進,曹妃甸有意承接更多轉移的央企項目。
“我們正努力把曹妃甸打造成北京的出海口、城市功能疏解的新空間、要素轉移的新基地以及央企項目布局的首選地,”4月10日,在唐山市曹妃甸區舉辦的“曹妃甸: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支點”媒體說明會上,曹妃甸區副區長、工業區管委會副主任張貴寶表示。
據其介紹,在政策層面,曹妃甸正在與京津探討劃出一些區域作為京津項目“飛地”,共建園區,以謀求合作共贏新機制。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