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就我國能源安全戰略發表重要講話,為我們加快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指明了發展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完成這一重大戰略任務,必須建立起順應世界能源發展趨勢、符合我國發展階段和能源基本國情的現代能源體系,努力實現能源消費總量合理控制、能源生產結構不斷優化、能源運行機制完善高效,從而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能源消耗與生態環境保護三者之間的穩定平衡與良性互動。
一、國際能源格局正在發生深度調整
能源歷來是國際政治、經濟、安全博弈的焦點。當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深度調整,能源供求關系深刻變化,我國既面臨從能源大國向能源強國轉變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諸多挑戰。
國際能源格局呈現“西傾東移”的新特點。一面是西亞、北非地區局勢持續動蕩,另一面,美國、加拿大的非常規能源開發取得突破,巴西發現大型海上油田,世界能源生產重心日益從中東向北美地區傾斜。隨著中國、印度等亞洲新興經濟體成為世界能源需求增長的主要地區,能源消費重心東移的趨勢日益明顯。
化石能源成為世界發展不可承受之重。隨著能源消費總量不斷攀升,傳統能源供應逐步趨緊,全球能源資源競爭日趨激烈,國際能源價格高位震蕩,生態環境等制約因素凸顯,世界可持續發展正在遭遇化石能源的瓶頸。盡管國際社會已達成共識,需要采取一致行動逐步減少化石能源使用,但各國從自身利益出發,圍繞碳排放的博弈仍錯綜復雜。
頁巖氣革命成為改變世界能源版圖的新動力。近年來,美國頁巖氣產量猛增,已占到其國內天然氣產量的1/3強,到2040年這一比例甚至有可能達到一半以上,這意味著美國有望在2030年以前實現能源獨立。頁巖氣革命的“蝴蝶效應”正在顯現。在國內,美國能源成本降低,制造業、化工業競爭力有所提升;國際上,美國對中東石油依賴逐步降低,轉而要求中國等亞洲國家擔負起保障國際石油運輸線安全的責任。世界范圍內,盡管對頁巖氣在儲量、環境影響等方面還存在爭議,但全球已經掀起了一輪頁巖氣投資熱潮。
后福島時代核電不能因噎廢食。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后,核電發展受到質疑。但事實上多數核電國家普遍認為,核電安全問題在技術上是完全可以解決的。面對快速增長的能源需求,以及日益嚴重的環境和氣候變化約束,核電作為一種低碳清潔能源,仍是理想的選擇。鑒于此,美國已開始建設AP1000第三代核電,歐盟、俄羅斯、印度等國家也重啟核電建設,就連日本政府也有調整“零核電”政策的動向。
第三次工業革命期待可再生能源取得新突破。世界正處在第三次工業革命前夜,可再生能源與當代互聯網技術的融合,將成為新工業革命的強大動力,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作為主要能源將是新工業革命的一個重要內容。各國都將發展新能源作為未來戰略的重點,可再生能源技術、分布式發展體系、智能能源網絡成為能源發展的新動向。
總的來看,世界能源版圖正在發生新的變化,能源結構和能源技術在深刻變革。但也要看到,能源這一戰略資源與國際政治、經濟、安全格局相互交織的狀況沒有改變,發達國家在能源科技上占優勢的地位沒有改變,國際金融資本對石油市場和價格的影響力沒有改變。我們必須從戰略上高度重視國際能源形勢的變與不變,發揮有利因素,化解不利因素,真正把能源的主動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二、中國能源革命的核心是建立現代能源體系
進入新世紀,我國國情發生了變化。能源問題與環境問題、發展問題交織在一起,成為制約現代化建設的瓶頸。一方面,我國長期以來依靠大量化石能源投入的發展模式日益受到資源稟賦和生態環境的約束;另一方面,作為發展中大國,我國在控制能源總量增長的同時,又必須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的需求。從能源供給結構來看,支撐我國能源消費需求的主體還是煤炭,2013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中煤炭的比重為66.2%,石油、天然氣等優質化石能源比重較低,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開發尚處于起步階段。
當前我國發展所處的階段和資源能源稟賦的具體國情,決定了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復雜性與艱巨性。與西方發達國家不同,我國能源發展呈現多元重疊趨勢,一是化石能源進入煤炭與油氣并重的“雙碳”時代;二是終端消費由一次能源更多向以電力為主的二次能源轉變;三是綠色能源成為未來能源發展不可忽視的力量。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同時進行化石能源革命、電力革命和綠色革命。
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我國能源戰略既要立足當前,更要考慮長遠。要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以科學發展為主題,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建立順應國際能源發展趨勢、又滿足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需求,同時符合資源能源稟賦特征的現代能源體系。這一體系應當具有結構多元化、總量緊平衡、運行高效率、系統自適應、利用可持續和開放大循環六個主要特征。要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作為長期戰略,建立中國現代能源體系,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確保經濟社會發展、能源消耗和生態環境保護三者實現良性互動。
三、要做好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這篇大文章
推動能源消費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堅決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有效落實節能優先方針,把節能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樹立新的能源消費觀是關鍵,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要更新觀念,轉變能源消費方式,進一步明確能源降耗就相當于能源生產的道理。能源降耗和節約工作潛力巨大,相關主體必須調整能源消費模式。政府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追求高于潛在增長率的速度,合理引導結構調整方向,激勵和約束各級政府降低能耗和保護環境。企業應摒棄盲目擴張的發展傾向,堅持以提高效率與競爭力為宗旨,企業發展要從依靠物質投入、資源消耗向依靠技術進步、管理科學、創新驅動轉變,從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向兼顧經濟、社會和生態責任轉變。社會公眾應著力改善消費模式,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消費觀念,積極踐行“低碳節能、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加快形成能源節約型社會。
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供給體系。努力實現綠色環保開源,兼顧傳統能源清潔利用和新能源開發,形成煤、油、氣、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一要推動傳統能源實現綠色轉型。要按照“控總量、提效率、治污染、轉油氣”的思路,積極推進煤炭“綠化”行動,依靠市場力量和經濟手段控制煤炭消費總量,進一步提高燃煤發電系統效率,科學有序發展煤化工。遵循常規氣、煤層氣、頁巖氣“三步走”,突破核心關鍵工程技術和設備,逐步加快本土天然氣開發進程,合理開發利用傳統主力油田,努力提高采收率,力爭石油產量維持在2億噸水平。積極有序發展水電。堅持第三代核電技術不動搖,實現安全利用與發展核電。二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和支持新能源。新能源開發利用是世界能源發展的潮流,也是保障我國中長期能源安全的重大戰略舉措。要盡快解決市場、技術、成本等瓶頸,積極鼓勵各類新能源蓬勃發展。依靠擴大市場和技術進步逐步降低風電成本,解決電力外送消納問題。做好原料收集,提高鍋爐效率,推動生物質多元化發展。跟蹤探索海洋能、地熱能、氫能、可燃冰等其他新能源開發利用技術。三要同步加強能源輸配網絡和儲備設施建設,構建安全智能高效綠色的現代能源網絡。
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要緊跟國際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以綠色低碳為方向,分類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并同其他領域高新技術緊密結合,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具體工作中應注重“抓兩頭”,一手抓好工業、建筑和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節能,一手抓好量大面廣的通用技術設備節能。重視節能標準的制訂和管理政策的配套完善,促進節能技術的創新研發和推廣應用。在冶金、建材、化工等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工藝和設備,逐步使我國工業能效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實施綠色建筑行動計劃,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建立建筑能耗限額和能效公示制度。優化交通運輸網絡結構,采用先進發動機技術和車輛技術,控制大排量汽車增長,發展電動汽車等新能源交通工具。以中小型工業為重點,推進高效節能的鍋爐、內燃機、電機、泵類系統使用,促進能源梯級綜合利用,進一步提高家用電器的能效標準。
推動能源體制革命,打通能源發展快車道。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還原能源商品屬性,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目前市場發育不足是我國能源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盡管能源是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性資源,但它具備商品的基本屬性,要充分發揮價值規律與競爭機制在能源生產與消費中的作用,堅持由市場形成能源價格,建立起合理透明價格形成機制。政府要切實轉變對能源的管理方式,更多體現為宏觀引導、市場監管、資源保護和利益協調的職能,建立健全能源法治體系。處理好中央和地方,能源輸出地和輸入地,以及政府、企業和民眾的關系,充分發揮各方積極性與創造活力。
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參與國際能源大循環成為各主要經濟體的共同選擇,也是維護一國能源安全的重要舉措。我國要在主要立足國內的前提條件下,在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加強國際合作,有效利用國際資源。要堅持石油合作多元化戰略,以西亞中東為重點,加強與非洲、俄羅斯、拉美以及北美能源合作。積極推進以中亞為重點的天然氣合作,加強輸送管道建設,重視與俄羅斯合作,擴大進口渠道。利用境外煤炭資源,拓展澳大利亞等進口來源地。樹立能源外交理念,積極參與構建國際能源治理機制,增大全球定價體系中的話語權,探討建立具有足夠代表性的石油輸入國組織。采取靈活有效方式,力爭周邊海上能源合作實現新突破。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