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總是建議行駛5000公里就更換機油,但廠家的保養手冊上除了首保外,之后的保養和換油周期寫的都是1萬公里。”北京車主王先生向記者提出了疑問。
《2013年上海個人車主維修保養調研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已超過1.5億臺,其中乘用車(轎車、MPV和SUV)接近9000萬臺。隨著汽車銷售量的高速增長,中國乘用車維修保養的市場規模也急速膨脹,達到每年3500億元。
那么,4S店所說的車輛行駛5000公里需換機油的認知是否科學?在其背后暗藏著怎樣的動機?
多個因素決定換油周期
一般來說,各大汽車廠商是在綜合考慮車輛技術、道路情況、燃油情況、駕駛習慣、氣候環境、維修行業水平、零配件質量情況等相關因素后,推薦相應的機油質量標準、級別以及換油周期。殼牌公司的技術團隊人員解釋道。
“總的來講,美國和日本品牌車輛對油品的規格主要參考API(美國石油協會)制定的規格,這些OEM廠家在國外的換油周期一般在1萬至1.5萬公里范圍內。”福斯潤滑油中國有限公司車用油產品經理葉群告訴記者:“歐洲品牌車輛對油品規格的要求主要參考ACEA(歐洲汽車工程師協會),這些OEM廠家在國外的換油周期一般推薦在1.5萬至3萬公里范圍內。”
殼牌公司技術團隊人員認為,一般情況下,換油周期應該遵守車輛保養手冊上的相關規定。實際市場上,4S店和修理廠多根據當地市場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推薦,可能會與汽車廠商推薦有出入。但總體來說,遵守汽車廠商推薦的換油周期是相對最科學合理的。
換油背后的利益推手
“一切都是為了利益。對于4S店而言,換油周期越短,換油頻率越快,利潤就會越多。”山東淄博隆騰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潤滑油市場分析師賈廣迎一語道出背后隱情。他認為,一般的私家車,無非是在家、單位、學校之間活動,偶爾出去旅游也跑不了太遠,所以沒有必要提前去做保養。
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ZDC發布的數據顯示,在中國,98.5%的用戶會對汽車進行定期保養,汽車發生故障后,77.3%的用戶會選擇在4S店進行維修。但39.3%的4S店用戶認為該處收費太高,且經常出現夸大維修故障、屢修不好和修理時間過長等現象。
某國產潤滑油企業的銷售總監余峰表示:“目前4S店已經將換油這個生意綁架了,一是不可能拿其他的產品去4S店換,二是人為規定了5000公里換油。如果5000公里不換油,或者在外面加注機油,只要出現了問題,4S店就說你沒有按照正常的保養周期作業,他們以此推卸責任。”余峰還認為,提前換油不僅浪費資源,同時還增加了廢棄機油與污染物的排放,不利于環境保護。
那么,什么時候該換油能否讓科學檢測數據說了算?
記者檢索發現,網上早有名為潤滑油質量檢測儀的產品出售,售價從800元至上萬元不等,但是這種儀器卻沒有普及,談到其中原因,賈廣迎認為,利用潤滑油質量檢測儀進行檢測并不難,只是目前,保養行業的規則性不是很強,不檢測也是為了盈利,所以沒有人會去推廣檢測儀器。
一位汽修師傅曾向《南方都市報》記者揭露了汽修行業的秘密:“廢舊機油會重新流入市場,個別無良的商家對廢舊油提純,并制成假冒機油出售;或者將廢機油賣給工地,給大型機器做潤滑劑。4S店因為客流量大所以這筆收益非常豐厚。”
亂象應該如何治理
關于汽車保養市場的種種亂象,消費者早有詬病,應該如何治理?賈廣迎認為,面對目前混亂的保養市場,只有首先建立行業規則,加強對4S店和汽修廠家的監管,才能夠逐步規范汽車維修保養的市場秩序。與此同時,向公眾普及油品規格、車輛與油品的匹配,以及換油周期等相關知識,引導公眾認知向科學的方向發展也尤為必要。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