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8月4日上午10時左右,國家發改委反壟斷調查小組突擊調查奔馳位于滬青平公路989號的上海辦事處,約談多名奔馳高管,該辦事處內多臺電腦也被強行檢查。約談和調查持續一天時間,在場每一位奔馳員工均被問話。
此前一天,奔馳中國剛剛宣布下調維修配件價格15%,這已是奔馳一月內第二次調低售后維修價格。業內曾評論奔馳或可借此在本輪反壟斷風暴中獲得暫時的安全。但也因此被吐槽仍有降價空間。
無獨有偶,在這場反壟斷“革命”中,奔馳并非唯一一家做出降價應對的車企。捷豹路虎、奧迪目前也已分別對其新車、原廠配件及服務價格進行下調。另有消息稱,克萊斯勒、寶馬等車企到已在制定降價方案中。
本月1日,工商總局宣布10月起將停止汽車總經銷商備案。公告中最重要的一點,從事汽車品牌銷售的汽車經銷商(含總經銷商),按照工商登記管理相關規定辦理,其營業執照經營范圍統一登記為“汽車銷售”。根據工商總局公布的備案名單文件,已將營業執照經營范圍登記為“××品牌汽車銷售”的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可以申請變更登記為“汽車銷售”。《公告》的發出,被諸多行業專家解讀為是反進口車價格壟斷的利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有形汽車分會會長蘇暉甚至將之稱為“重大的歷史進步”。
僅三天后,奔馳上海辦公室遭突擊檢查,或可由此解讀:《公告》之后,中國汽車行業反壟斷調查將更為轟轟烈烈的鋪展開來。
同時,已將維修配件價格下調15%的奔馳在此輪調查中率先“中槍”,搜狐汽車認為其中釋放信號:降價手段已不能阻止中國進口車反壟斷調查進程,意圖借此“逃過一劫”的眾進口車品牌或難嘗夙愿。
而對于中國的汽車消費者而言,若反壟斷調查能一直強勢下去,進口車價格更“親民”的時代,或許可以稍作期待。
醞釀三年 反壟斷調查風暴來襲
進口豪車“天價”一次次戳中國內消費者的痛點,汽車行業反壟斷多次被擺上臺面。業內認為,從2011年至今,國家相關部門對于汽車行業反壟斷調查已經超過三年,遠超其他領域4到6個月的調查時間。
2013年曾有消息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正配合國家發改委,對汽車產業是否有違反我國《反壟斷法》的行為進行調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表示,從2012年開始,已被授權成立專項調查組,針對汽車行業存在的反壟斷問題展開調查,并不定期地向發改委提交調查的階段性報告。現在,反壟斷調查已經成為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例行工作之一。
三年醞釀,真正的“出手”從今年開始。
今年2月19日,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表示正對汽車配件壟斷進行外圍調查,正式拉開了中國汽車業反壟斷的大幕。隨后央視進行了跟進報道,曝光進口豪車暴利問題,寶馬、奔馳、捷豹、路虎、途銳等品牌的部分車型,在中國市場的售價遠高于國外市場,差價甚至高達三倍。
6月,商務部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開展地區封鎖行業壟斷問卷調查的通知》,意在對國內汽車市場的潛在壟斷行為進行調查。7月,國家發改委約談多家豪華品牌車企的亞太區負責人,執法機構確認一些車企存在橫向限制、縱向限制以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涉嫌壟斷行為,這被認為是豪車反壟斷調查進入實施階段。
8月1日,工商總局宣布工商總局自2014年8月20日起,不再接收汽車供應商報送的備案材料。對已接收材料中符合備案條件的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名單,將在9月份最后一批備案名單中公布。這被視為我國汽車行業反壟斷的又一次出招。如今豪車企業紛紛以降低新車價格和零配件價格做出回應,但反壟斷風暴似乎在逐漸指向汽車產業鏈的暴利根源。
降價+公關模式難以為繼
其實,自年初國家發改委表示將加大反壟斷調查力度,國內的豪車品牌便進行了一系列價格調控,以回應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對國內汽車行業的反壟斷調查。
2014年7月25日,捷豹路虎中國便宣布,將對旗下三款車型的廠商指導價進行調整,其中最高加價幅度達30萬元,以此配合中國反壟斷檢查。緊隨其后的一汽大眾奧迪,也于7月26日宣布將下調國產車型原裝配件價格,涉及配件上萬種,平均降幅達20%之多。
就在捷豹路虎、奧迪宣布降價一周后,8月3日上午,北京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將從9月1日起調整部分維修配件的價格,且調價規模涵蓋梅賽德斯-奔馳全系車型。其中,擋風玻璃、轉向助力泵的降價幅度均超過20%,分別為29%和24%。可以說,對于歷年水漲船高的豪華車價格而言,此次三家豪車品牌的降價幅度已經不低,充分表現出了相應反壟斷政策的誠意。
然而,此次反壟斷調查小組對奔馳上海辦公室的突然襲擊,也表明了國家發改委對于汽車行業反壟斷調查的決心。可見,車企面對此次反壟斷調查,單純的降價與公關已經無法應對,而是需要以完全開放的心態配合國家的反壟斷檢查與整改。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