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日前發布消息稱,其與殼牌公司長北合作項目投產的42口水平井,有23口井初始日產超過百萬立方米。2005年投入商業開發以來,中石油收益分成累計已達70億元。
“水平井開發達到高水平,得益于對氣藏規律的精準把脈、雙分支水平井鉆井技術的成功應用及氣田生產的精細化管理。”長慶油田長北合作項目中方總經理徐彥明說。
長北合作區塊位于長慶榆林氣田北部,屬于典型的“低產、低壓、低豐度”氣藏。在早期勘探中,由于開發難度極大,這個區塊成為業內公認的“燙手山芋”。
1996年,中國石油決定采用國際合作形式,整合國內外一切可以利用的先進技術,攻克榆林氣田北部地區開發難題。經全球公標,1999年,中國石油與殼牌公司“牽手”,共同開發長北區塊。
面對這塊難啃的“硬骨頭”,中外技術人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料,應用世界先進的地質建模技術,精細氣藏描述,一步步識破儲層的真面目。2004年,長北合作項目正式推出“部署48口雙分支水平井,年產3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開發方案。
井位布得精準是基礎,科學打井是關鍵。為提高復雜儲層的有效鉆遇率,長北合作項目從打第一口雙分支水平井開始,就堅持“離開儲層的進尺一米不要”的原則,讓鉆頭始終在氣藏里受控鉆進。在CB8-3井鉆井中,第一條分支本來設計2000米長,但打到1600米時遇到泥巖,立即停鉆,放棄隨后400米的無效進尺。第二條分支先后4次側鉆躲避泥巖,最終完成1600多米的有效進尺。在CB9-2井鉆進中,雖然儲層厚,但分布不均勻,技術人員采取“在分支上開分支找儲層”的辦法,先后11次側鉆,打出總長2478米的可采井段。
鉆頭跟著儲層走,口口井打通氣藏的“五臟六腑”。長北項目水平井初始平均日產高達80萬立方米,最高超過220萬立方米。
精細化管理為氣田持續穩產夯實基礎。借助國內外氣田先進的管理經驗,長北合作項目創新應用“氣藏、井筒、地面設施”一體化管理方式,既保證氣田設施的完好率,又從根本上降低了老井的遞減。
面對積液淹井對氣田生產造成的影響,長北合作項目采取“連續油管、泡沫排水、移動計量撬降壓”三管齊下的措施,不但讓3口水淹井“起死回生”,而且每日增加生產能力88萬立方米。
“有效的管理就是產能。”長北合作項目生產操作組中方組長李占平說,“近5年來,我們每年超產都在2億立方米以上,相當于多創造2億元的產值。”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