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輛重型卡車緩緩駛出生產車間。近日,長城潤滑油客戶走進中國重汽,陪同參觀人員告訴記者:“一條生產線兩班日產可達300輛。”“中國第一輛重卡誕生于此。之后,公司快速發展。目前年產規模達到10萬輛。就重卡單廠產銷量看,我們位列行業第一。”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重汽卡車股份”)常務副總經理邢杰接受采訪時表示,重型卡車,從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制造水平。“潤滑油對重卡及發動機的可靠性和壽命影響很大。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與我們共同開發滿足重卡升級的高端潤滑油產品,這在國內都是首屈一指的。”邢杰告訴記者,雙方的跨產業合作,不僅提升中國石化油品的質量,更有助于重汽曼技術的進一步國產化。
■技術先行與曼發動機協同升級
這些年,中國重汽與奧地利斯太爾、沃爾沃卡車等多家企業合作。尤其是2009年7月,與德國曼(MAN)公司的合作為中國重汽引進了最先進的卡車及發動機技術。據悉,當時德國曼公司將其先進的卡車和發動機技術以獨占許可的方式在中國境內授權給中國重汽及相關下屬公司。邢杰說:“2010年,借助曼發動機技術平臺,中國重汽成功研發HOWO先進的T7、T5技術。截止目前,裝載曼發動機的卡車,銷量超過8000輛。”“任何一項新技術完全的消化吸收都需要一個過程,特別是針對新形勢下國家排放標準升級和環保要求。下一步,我們將在曼技術的基礎上做一些成熟化開發。”邢杰回答了記者的提問。“為響應中國重汽戰略調整,2012年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就開始與中國重汽共同研發配套曼發動機的潤滑技術,成功開發出MC發動機潤滑油。”中國石化潤滑油濟南分公司陪同人員介紹,為了進一步驗證機油的應用性能,雙方技術人員在山東、安徽和內蒙古三地進行了長達兩年的行車試驗,并深入考察了在極端環境下專用油對曼發動機的潤滑保護能力。臺架試驗和四季長周期道路行車試驗數據證明,MC發動機潤滑油性能良好。目前,MC發動機油獲得中國重汽技術中心的技術認可。
中國重汽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采購部非金屬室主任王力強在采訪中表示,高端產品的開發,中國石化潤滑油已經領先國內一步。未來,要想做到與整車同步應用,潤滑油必須提前進行技術儲備。那么技術先行,零部件企業在研發方面必須早早瞄準歐美的環保標準。
■分內分外雙方進行深度合作
2001年,中國石化潤滑油產品獲得中國重汽技術認可,被指定為主要的裝車貨源之一。之后,中國石化濟南分公司與重汽卡車股份開始接觸。2009年6月,中國石化與中國重汽宣布成為戰略合作伙伴,在技術、商務、海外市場、品牌四個層面進行深度合作。為此,雙方還成立聯合實驗室,從源頭上共同開展潤滑技術設計,不斷開發能夠滿足最新技術要求的潤滑油產品。
隨著中國重汽對發動機技術和環保型汽車市場的不斷投入,潤滑油產品應用等級也在不斷提升。目前中石化潤滑油是中國重汽潤滑油品的最大供應商。在新車裝填油領域,中石化潤滑油占比超過50%,且有望進一步提升。
為保證服務用油的市場需求,2008年中國石化潤滑油與中國重汽共同建立外租庫,同年開始介入重汽售后油品市場。2010年,在長達一年多行車試驗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長城潤滑油生產的CH-4級別柴油機油全面推向重汽售后服務市場。目前,長城潤滑油在中國重汽售后服務市場的占有率達80%以上。
2009年1月,中國重汽開始實行零庫存三方物流作業。長城潤滑油圍繞中國重汽的發展需要主動應變,雙方經過充分溝通交流,實現ERP系統快速對接。而長城潤滑油的身份也由過去單一的產品供應商轉換為生產兼物流服務商。
王力強介紹,現在長城潤滑油通過ERP系統下載每一位客戶的油品訂單,實現點對點送貨,大大減少了產品運送時間。雙方管理上的融合接軌,使裝填油從下訂單到油品送達生產線,由過去的兩天縮短為現在的6小時。“非業務之外的事,只有中石化會主動去做。中石化給我們很多技術支持,比如裝填設施不規范,他們會積極幫助我們進行技術升級等。”王力強認為,中石化是很有市場競爭力的供應商,無論產品品質、營銷理念,還是品牌影響力。此外,在走進市場和貼近用戶方面,中石化同樣高度重視。除了潤滑油方面的合作,我們雙方還進行黨建共建等方面的合作。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