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買到一款進口潤滑油,上面沒有外文標簽,只貼了一層又一層的中文標簽;打個電話問客服,得到的又是模棱兩可的回答,而你本人又剛好從事外貿進口工作,對進口商品有一定了解,那么升起的第一個念頭肯定是買到了假貨。近日,東莞車主夏先生在寮步一家4S店就遭遇了上述一幕,也就此拉開了自己的維權之路。事發車行方面表示,此款潤滑油已經投入市場多年,不可能有假,相關證據已經提交當地工商部門。目前工商部門針對此款潤滑油的鑒定結果還在調查取證中。
疑問1進口油標簽全是中文
夏先生說,他日前到東莞市匯天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做養護,需要更換潤滑油。因為夏先生的車是一款進口SU V,他一直使用進口起亞潤滑油,當天的工作人員也向他推薦進口油。“我的車比較大,需要加7升才能加滿。店里沒有7升的獨立包裝,就分別加注了一個1升裝和一個6升裝的潤滑油”。
當工作人員將兩瓶潤滑油加到車內后,夏先生拿起瓶身查看時卻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兩瓶潤滑油的外包裝有明顯差別。夏先生說,1升裝的小桶潤滑油的外包裝前后都是韓文,直接印在瓶身上,上面還貼了一張黃色標簽,用中文注明了產地及產品名字;而6升裝的大桶潤滑油卻沒有韓文字樣,只在瓶底印有韓文名稱及電話,瓶身正面只有中文“進口起亞純正潤滑油”幾個大字,瓶身反面也全是中文注明的產品信息和地址。
記者發現,兩個包裝瓶除了顏色相近外,標簽確實有很大區別,1升裝外包裝十分規范,6升裝幾乎都是中文說明,從產品到制造商信息都是用中文注明的。
疑問2兩層標簽信息有別
夏先生說,他當時發現不對勁后,馬上拿起瓶身仔細檢查。他發現,在這瓶寫滿中文說明的6升潤滑油瓶身上,貼了兩層中文標簽。兩層標簽貼得嚴絲合縫,不仔細查看根本發現不了。夏先生說,當他揭開第一層標簽紙后,發現下面還有一層標簽,同樣也是中文說明,唯一不同之處在于上面一張標簽注明的性能等級是“符合歐洲汽車制造協會A C E AB 3/B 4”,下面一張標簽注明的性能等級是“符合美國石油協會A PI C H -4等級”。
夏先生說,這兩張標簽都是直接貼上去的,可以直接撕下來,也可以重新貼上去,不排除是后天人為直接貼上去的,而且同一種商品貼兩種標簽,讓人十分起疑,“這難道不是資源浪費嗎?”對這一做法,匯天源4S店方面也無法解釋,只稱是提供方的問題,他們只是經銷商。
疑問3前后說法多次矛盾
夏先生在發現問題后,第一時間撥打了起亞400客服電話。他一共撥打過3次,但客服對此事的解釋都模棱兩可。
在一次通話中,夏先生在電話里問客服為什么一種商品兩種包裝?接聽的客服人員表示都是廠家提供,只是廠家不同。夏先生緊接著問兩種包裝,是否一個是國產、一個是進口?該客服人員在電話中稱可以這么理解,并再次重申只是廠家不同。但夏先生提供的兩個盛裝潤滑油的瓶身顯示,廠家都是同一家,并不存在廠家不同的說法。對此,東風悅達起亞方面有關負責人給出的解釋是,這是客服的專業知識水平不夠、回答客戶問題不準引起的誤解。
但夏先生表示,對這一問題,4S店方面給出的解釋又是另外一種說法。4S店稱兩種油品的確出自同一個廠家,至于包裝為何不同,暫時無法做出解釋,但可以肯定的是都是韓國原裝進口。
對6升裝油品外連貼兩層包裝的做法,4S店一開始給出的回答是為逃避海關監管才用中文標簽。但如此解釋,也很難讓夏先生信服,“我本身就是從事外貿進口的,對進口商品標簽規則是有一定了解的”。
[各方說法]
車主
懷疑4S店以國產油冒充進口油
夏先生說,當時他本來打算購買7升潤滑油,因為沒有7升的獨立包裝,就購買了7瓶1升裝的小瓶潤滑油,車行開具的單據也是這一內容。“1瓶1升潤滑油的價格為110元,7支總共770元。”夏先生說。
在他準備付款時,他才留意到對方給他加的根本不是7瓶1升的潤滑油,而是換成了1瓶1升和1瓶6升的潤滑油,而此時對方早已將油品加到了他的車上。由于油品與單據不符,夏先生當時就拒絕埋單。夏先生說,他在除東莞以外的4S店也曾經加過這種6升的潤滑油,當時也是按照進口潤滑油的價格付款,只是沒有發現包裝上的貓膩。“現在回想起來,應該不止一家起亞4S店出售這種油品,我懷疑4S店根本是以國產冒充進口欺詐顧客。”
到目前為止,夏先生除了看到過4S店提供的一份報關單號和商業發票復印件外,沒有任何資料向他證明這款潤滑油屬原裝進口。
車行
沒作假,相關證據已經提交
據東莞匯天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兩種油品出自同一個廠家,包裝有所不同,但的確都是韓國原裝進口。“這個潤滑油是進口起亞廠家提供給我們的,也是廠家唯一指定的,我們不可能拿假的去給客戶。”該負責人表示,這種產品已經在東莞市場上流通了10多年,一直沒有出現過客戶投訴,這次接到客戶反映的問題后,他們已經把相關產品和報關單號等資料提供給了工商部門。
對夏先生反映的產品報關單號并沒有貼在6L裝潤滑油的瓶子上、而是只貼在包裝紙箱上的疑問,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廠家提供的報關清單上有產品批號,但至于為什么產品批號打在紙箱上面而沒有貼在產品上面,他們也不清楚,還有待廠家回答。
部門
是不是假油還需檢驗
據東莞市消委會與工商方面的人士介紹,相關法律要求,流通領域的商品無論是進口還是非進口產品,只是規定要有中文標識,標明廠名廠址、產品名稱、容量等,并沒有說進口產品在中文標識以外還得有原產地文字標識。標簽上沒有用外文注明的產品不見得一定是國產的,也無法單憑這一點認定冒認進口。關鍵還是要看進口關單等資料是否齊全,還有產品檢驗的結果。目前針對夏先生的投訴還在調查中。
[記者調查]
市場所售潤滑油價格懸殊標簽不一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隨著汽車使用量不斷增長,潤滑油市場呈現出巨大商機,潤滑油產品在市場上相當常見。除了4S店本身銷售外,專業維修店、汽車商品店、網上交易都十分興旺。
記者走訪了東莞市一些銷售潤滑油商品的門店,發現4S店的價格是最高的,但因為多半都以廠家原裝名義銷售,仍然吸引了不少車主舍低就高,目的就是為求使用放心。專業維修店與汽車商品店的價格其次,網上銷售的潤滑油則價格跨度最大。以夏先生使用的進口起亞潤滑油來看,僅淘寶網上的同類商品價格就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包裝也是五花八門。
記者在網上找到一款與夏先生所購6升產品外包裝最為接近的潤滑油,發現網上的這款潤滑油包裝是有外文說明的,而且還有中文注釋,價格也只有300多元,比夏先生所購的要便宜一半左右。記者聯系了該產品商家,商家稱這種進口潤滑油假冒現象十分普遍,一般包裝上是有外文標注和中文標注的。
不過,對于如何判斷潤滑油的真偽,商家都不愿過多解釋,只是口頭承諾自己使用的產品絕對是真的,并表示真油品透明、無渾濁,但怎樣才不渾濁,卻沒有明確的鑒別方式。而對國產與進口之分,由于缺乏檢測手段,光憑肉眼,消費者更是很難判斷。
此外,對進口潤滑油標簽上是否一定要有中外兩種文字說明,記者也沒有從相關部門得到證實,只是表示不一定,關鍵還是要靠檢驗。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