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亞太地區對潤滑油的需求日益強勁,受到了西方潤滑油公司的關注。但是,進入這一市場正在變得越來越難,西方潤滑油公司要拓展亞洲市場面臨著諸多挑戰。正如全球最大的獨立潤滑油供應商德國福斯油品公司所說,由于監管壁壘和地區差異,全球潤滑油市場統一的夢想變得更加難以實現。
挑戰之一是中國潤滑油需求增速開始變慢。中印兩國引領亞洲地區甚至是全球潤滑油需求快速增長。據全球最大的獨立潤滑油供應商德國福斯油品公司估計,2014年全球潤滑油需求達到3540萬噸(不含船舶潤滑油在內,下同),其中亞太地區占到42%。中國作為當前全球最大的潤滑油市場,在過去的7年增長了50%,2014年的需求接近于700萬噸,接近全球的20%。2014年印度消費了約150萬噸潤滑油,雖然遠遠低于中國的消費量,但仍然是位居美國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潤滑油消費國。
中國潤滑油需求的強勁增長主要基于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自2007年以來,中國GDP已經累計增長超過75%,鋼鐵、汽車和化工行業均出現快速擴張。而同期全球GDP的累計增幅只有中國的一半,大約為35%。印度的宏觀經濟走向與中國相似,自2007年以來印度GDP已經增長逾50%,鋼鐵、汽車和化學工業隨之大幅擴張。
中印特別是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亞洲甚至是全球潤滑油需求的增長。但是近年來,中國宏觀經濟開始出現明顯降溫,中國潤滑油市場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高速增長。同時,市場需求也在產生變化。雖然2007~2014年中國汽車產量大幅增長,但潤滑油需求增速卻較為溫和,這是由于市場轉向了生命周期更長的高品質潤滑油,這也使潤滑油需求受到抑制。
環境和安全監管的變化也給全球范圍的潤滑油公司及其供應商帶來挑戰。例如聯合國倡導的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識制度全球協調系統(GHS)的實施,尤其在亞太地區遇到了尷尬,因為亞太地區各個國家的監管基本各不相同。由于各國可以自行決定采用GHS的哪一個模塊,還可以增加各國自己的要求,這項制度反而導致了全球標準的不統一。比如,歐洲沒有分類的產品可能在日本進行了分類,無形之中加大了進入亞太潤滑油市場的難度。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