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幾年間,中國制造以“Made In China”的標志走到了世界的前沿,成為國人驕傲,而這個冬天,卻是寒流不斷來襲。中聯重科作為中國工程機械的領軍企業提出了一系列的全球化的戰略目標。然而正在這個時候,工程機械領域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疲軟,中國的幾大工程機械巨頭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等都不同程度上的出現了銷售業績下滑,利潤急劇下降,給中國的工程機械以當頭棒喝,嚴寒的冬天儼然已經來臨。
在這時,中聯重科提出了,由賣產品到賣服務的一種盈利模式的轉變,中聯重科用先人一步的實踐,去應對現有的挑戰,但是這真的是未來趨勢嗎?中國的制造業還有其他的出路嗎?一系列的問題等著我們去思考。
過去數十年,中國制造一貫被標以質低價廉的標牌,即使有少量的出口,也鮮少在歐美高端市場上現身?;蛟S是巧合,成套、國際化和強化技術支撐都是兩企業戰略挑戰的核心所在。實際上,從這兩個重型機械制造龍頭企業的身上,更多折射出中國重型機械制造企業前進的方向。
有一件事對他刺激很大,起因于美國一名學者在評價“中國威脅論”的時候說過一句很不客氣的話,說如果在國際高端市場上見不到中國企業的身影的話,中國就談不上是一個有核心競爭力的國家。同樣,如果一個裝備制造企業只是在本土上有市場,遠遠談不上國際競爭力。
重型機械制造業的競爭關鍵體現在技術的競爭。以冶金設備為例,國際上最先進的冶金設備制造商是處于技術領先地位的擁有工程總包能力的公司,如西門子奧鋼聯、西馬克集團。在我國建設鋼鐵行業初期,大型冶金設備建設項目基本由國外數家大型公司包攬,國外公司承擔項目技術總負責,國內企業只能承擔部分分包,產值很低。進入21世紀后,國內冶金裝備制造業技術水平提升迅速,機、電、液專業配套能力得到快速發展,使得國內企業自主成套能力大大增強,逐漸部分替代了進口。
看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最主要的就是看他的制造也的強弱。近幾年里面,國內的一些制造業大公司,對國外的一些公司展開了瘋狂的收購,今天中聯重科收購了CIFA、明天徐工收購了施維英、接著又是三一收購了普茲邁斯特。看似這一系列的大手筆的操作把我國的制造業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面,其實仔細的看來,這些都是歐美都快要淘汰了的產業,我們的制造業還只是停留在做大的階段,我們沒有想著去怎么樣的創新,而只是一味的買這買那,然后整合資源,很快的投入市場,得到的卻不是一片贊賞。
2014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在談到裝備制造業時指出,要“提升中國制造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讓中國裝備享譽全球”。這番表態凸顯出我國政府推動裝備制造業“走出去”的決心和信心。
這在后來的“總理座談會”上也得到了充分彰顯。去年11月4日,在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座談會上,中國裝備制造業的代表、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成為座上賓,并第一個發言。中聯重科無疑是中國裝備制造業攀登全球價值鏈高端的典型代表,成立于1992年的中聯重科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制造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
受益“一帶一路”,中聯致力“走出去”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升溫,市場分析師認為,基礎設施建設將是這一規劃中首先得以開展的領域。這對裝備制造業是重大利好,可以幫助其消化過剩產能。而產能外遷也將成為行業的“新常態”。
作為國內裝備制造業的領軍企業,中聯重科自然不會錯失這一機會。中聯重科與眾多中字頭的大型施工企業保持了緊密的合作關系。作為其上游設備供應商,中聯重科已做好國內、國際市場的資源整合,以便更好地跟隨這些企業走出去。
在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看來,中國企業要真正地走向世界,絕不僅僅只是把產品從中國賣到海外、把人派到海外、把工廠建到海外,而是去融入全球產業生態,去做一個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人文地域共同支撐起的世界級企業。
“國際巨頭在管理理念、技術資源、市場布局上都遠遠領先于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中聯重科只有走出去,參與到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去,才能不斷拉近與領先者的距離,并實現超越。”詹純新認為,中國企業的戰略、管理、技術、文化必須以全球為維度,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配置。
值得一提的還有,中聯重科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配置的另一個重要手段是“海外自建”。
數據顯示,目前,中聯重科已在近8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銷售和服務平臺,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有分公司,覆蓋全球五大洲,囊括印度、澳大利亞、阿爾及利亞、俄羅斯、阿聯酋、美國、荷蘭、英國、白俄羅斯、韓國、巴西、利比亞、埃及等國家和地區在內的全球重點市場。與此同時,中聯重科還在巴西、印度等地建立了海外生產基地。
這一戰略轉型的積極效應正在逐漸凸顯。在中聯重科日前發布的2014年一季報中,環境產業板塊繼2013年之后,繼續實現正增長,收入占比更是超過10%。而環境產業蓬勃的發展態勢更是讓人對中聯重科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