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筆者撰寫的《汽車4S店的喪鐘已經敲響?》一文發出后,在汽車業界產生了較為強烈的反響。從網絡與微信的反饋來看,對于筆者的預判,一半人表示贊成,認為預判具有警示作用,如不自我“革命”,汽車4S店只剩死路一條;另一半人則認為筆者的判斷太絕對了,有點危言聳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4S店還會繼續存在,并且仍將是汽車市場的主流力量。
對于這兩種聲音,筆者認真傾聽后,覺得各自說的都有道理,因為所處位置不同、經歷不同、接受的信息不同,自然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鑒于贊成與反對的人“勢均力敵”,筆者在這里想繼續談一下“4S店會不會死”這個話題。在上一篇文章中,筆者是從宏觀上說趨勢,這一次想從微觀上說經營。
大家都知道,4S店的4個“S”是整車銷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后服務(Service)和信息反饋(Survey)。現在,這4個“S”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下面一一道來。
先說整車銷售。目前面臨的挑戰,一是眼前的賣車賠錢,二是未來的客戶分流。賣車賠錢從去年就大規模開始,批零倒掛,逼得經銷商年底紛紛“起義”,向整車廠要補貼,這一局面至今仍沒有得到大的改觀。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中國汽車市場已經從賣方市場轉入買方市場,這就預示著以前加價賣車和靠賣車賺取較高利潤的黃金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與此同時,各種電商平臺紛紛進入汽車銷售領域,易車網、汽車之家已經開始試點網上賣車,他們掌握著海量線索,擁有強大金融服務能力,如果在體驗環節探索一些更新鮮的辦法,未來一定會出現爆發式增長,并將汽車銷售帶入真正的“私人定制時代”。
再說零配件。現在4S店的零配件來源于廠家,經過廠家轉手加過一次價的零配件過去是4S店利潤的一個重要來源。盡管現在環境變了,但由于廠家的管控與任務考核,4S店還不得不繼續采用這種高價配件,這就極大地了削弱其與社會維修配件競爭的能力,過去的優勢變成了今天的累贅。下一步,如果電商打造汽車配件平臺進行競爭,廠家供應配件的批零倒掛現象極有可能出現。
第三說維修服務。這是目前4S店最為核心的利潤來源。現在這一塊肥肉被眾多“野蠻人”盯上了,他們一方面通過價格優勢搶走客戶;另一方面通過平臺優勢“燒錢”讓客戶獲得各種優惠,拉攏顧客,轉而給4S店派活,讓4S店成為其“打工仔”。目前這一趨勢越來越明顯。
最后是信息反饋。這個就不用說了,電商具有先天優勢,在前端聚客環節,現在很多廠商均已被其“綁架”。而以BAT為主的網絡巨頭們正在開發或已上線的各種“盒子”,將會實時監控客戶的一舉一動,這種海量數據將成為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并在未來演變成創造財富的源泉。
有人說,4S店可以延長自身的服務鏈,多弄出幾個“S”,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比如二手車、汽車金融、汽車保險等,殊不知這些電商平臺更具有優勢。過去4S店依靠特定優勢唱著主角,在這方面獲取過高額回報,現在形勢也正在發生變化。未來這方面的利潤不僅不會增加,而且還有可能減少。
由于4S店土地租金、建店成本分攤、財務成本、人員工資、水電氣熱等剛性成本不可能減少,而利潤點不斷減少或喪失,因此在微觀經營上的表現是舉步維艱。
如果你是汽車經銷商投資人,問你一個問題:現在讓你再投資干4S店,你會干嗎?我想九成以上的人是放棄。再問一個問題:如果現有模式不改變,你認為經營形勢會發生逆轉嗎?我想九成以上的人也會搖頭。這就是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所得出的——“4S店已經出現嚴重危機,并開始走向沒落”的理由。
從情感上,筆者并不愿唱衰4S店。1998年,當4S店開始興起時,我在新華社當記者跑汽車新聞,曾專門撰文《4S店將改變中國汽車市場銷售格局》,“唱多”4S店,很遺憾當時應者寥寥。十七年過去了,由于內外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4S店開始走下坡路,這也是情理中的事。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商業模式只生不死,已經過了十多年的好日子,在這個飛速發展時代,已經很長了。
當然,由于中國國情復雜,經濟發展不平衡,4S店這種模式不可能馬上消失,而且在一些地方還會存在相當長的時間;即使在一些一二線城市,在殘酷競爭后仍會作為一種營銷方式存在,但其必將不再是主角。
承認并接受這一現實是痛苦的,但不承認、不接受今后會更痛苦。
實際上,除了自我“革命”外,汽車4S店經銷商已別無選擇。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