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各項成本的上升,利潤微薄的紡織業已經被嚴重沖擊。其實不只是大量的小紡織企業在消失,就連在A股上市的大型紡織企業,也正在經受著利潤下滑甚至虧損的煎熬。
據央視報道,最近在浙江諸暨市的楓橋鎮又有9家企業停產關門,其中,7家為紡織服裝企業。目前,諸暨楓橋鎮的服裝廠從原來的50多家已經減少到30多家,整個諸暨市的紡織服裝企業,則從最多時候的650多家減少到目前的200-300家。紡織企業數量減少超過五成。
六成公司在裁員上市公司也挺不住了
全國的情況都不樂觀。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6年6月,中國營業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紡織企業單位數為19937家,與2011年紡織企業單位數22484家相比減少了2547家。2000多家紡織企業消失,在統計數據上的體現只不過是數據的變化,而在消失的背后又有多少血淚史呢?
且即使沒有消失的企業,其生產業務也已經在發生變化,大量的紡織企業正將生產轉向海外,據上市紡織企業財報,包括華孚色紡、魯泰A、百隆東方等這樣大型的紡織企業都已在海外設廠,而將國內的部分工廠停產。百隆東方在2013年初在越南工廠開始建設,短短三年時間,越南工廠的紗錠生產能力就占公司全部產能的40%。
在上市企業利潤下跌、甚至虧損的背景下;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典型代表的紡織業,開啟了裁員模式。據統計,2015年在A股上市的36家紡織企業中,有21家在裁員,裁員企業占比接近六成;且這樣的裁員潮自2013年就已開始。
據Wind數據,在A股上市的36家紡織企業中,上半年有10家處于虧損,虧損比例超過25%;而在2010年卻只有1家紡織企業虧損。2016年上半年,上市紡織企業的凈利潤也延續了前三年的下跌走勢,凈利潤同比下降超過一成。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