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 API 第一類和第二類基礎油的下降趨勢因原油價格上漲和供應緊張而開始停滯,而第三類油品依然面臨壓力。
過去幾周內的價格下跌似乎已經停滯,因為在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成員國和俄羅斯同意限制產量以幫助減少全球供給過剩之后,原油價格在周四上漲了 4%,其中布倫特原油達到了約 16 個月之內的最高點。
洲際交易所布倫特原油新加坡 2017 年 2 月份期貨在 12 月 5 日的交易價為 54.68 美元/桶,而 2017 年 1 月份期貨在 11 月 28 日的交易價為 46.50 美元/桶。
據悉,基礎油供應商已經暫停 12 月份和 1 月份的裝運談判,目的是評估市場情況;另據悉,由于原油價格飆升,因此一些基礎油供應商正在考慮上調價格。
在地方層面,據悉臺灣生產商臺塑石化 (FPCC) 為了穩定原料成本,已經開始增加 12 月份第二類基礎油的標價,不過有消息稱需求等其他基本面與上個月基本持平。
FPCC 已將 70 等級中性油的標價提高了 30 分新臺幣/升;其 150N 油品降低了 10 分新臺幣/升;其 500N 油品下降了 24 分新臺幣/升。在此之前,已經出現數月的連續價格下調。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傳言稱,由于原材料成本增加和供應緊張,東北亞生產商將會增加第二類高粘度油品的現貨出口價格。
有消息稱,供應緊張情況是由于亞洲某些工廠的開工率降低和需求回升而引起的,因為買方希望能夠抵御潛在的價格上漲。
另據悉,韓國生產商 S-Oil 在其昂山第二類/第三類基礎油工廠已完成例行周轉,但是由于過去幾周內區域性需求下降,因此停產對供應狀況影響不大。據消息人士稱,該生產商還已建立庫存來履行停產期間的承諾。
在中國,鑒于年底臨近,此時買方更愿意在最低庫存的情況下運營,因此交易活動相當少。供應商認為自己的庫存足以滿足當前的需求,此外,據稱進口量與上個月持平。
行業專家在 12 月 1 日至 2 日于美國新澤西州澤西城舉行的 ICIS 泛美基礎油和潤滑油會議上表示,在亞洲地區,中國將成為未來五年內第二類基礎油和環烷基油產量增長最大的國家。
與此同時,2025 年之前計劃生產的光亮油等高粘度基礎油的缺口不斷增加,而且這些油品的成本與低粘度等級油品的成本之間的溢價繼續擴大。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CNOOC) 位于江蘇省泰州市的新建工廠預計將于年底開始生產基礎油。然而,一位 ICIS 消息人士在會議間隙告訴《Lube Report Asia》,該工廠尚不能實現按要求生產,并補充說,該生產商預計在明年年初之前不會開始商業化產品生產。預計該工廠第二類基礎油的年產量為 400,000 噸,而環烷基基礎油的年產量為 200,000 噸。
本周,基礎油價格評估基本保持不變,因為參與者在繼續監測原油價格走勢和市場情況。
根據新加坡庫提價,API 第一類溶劑中性油 150 價格據悉為 585-605 美元/噸,而 SN500 穩定在 665-695 美元/噸,且光亮油價格為 910-930 美元/噸。
第二類 150 中性油的估價為 585-605 美元/噸,而 500N 的新加坡提庫價為 760-780 美元/噸。
根據亞洲離岸價,第一類 SN150 仍保持 470-490 美元/噸不變,而 SN500 的離岸價據悉為 560-580 美元/噸。光亮油的離岸價在 770-790 美元/噸之間徘徊。
在第二類基礎油市場中,150N 的亞洲離岸價評估為 470-490 美元/噸,而 500N/600N 的亞洲離岸價保持在 630-650 美元/噸。
在第三類基礎油市場中,4 cSt 和 6 cSt 油品的亞洲離岸價據悉為 730-760 美元/噸,而 8 cSt 等級油品的亞洲離岸價保持在 650-670 美元/噸,但是由于供應充足以及中東這一新參與者的到來,這些油品繼續面臨下行壓力。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