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修理廠和4S店為了省事兒,都只推薦客戶使用同一款機油,一般是原廠推薦的機油,或原廠機油的升級版。從技術的角度來說,這樣做也是可以的,因為只要機油的性能足夠強悍,就能夠應對車輛的不同訴求。在一瓶足夠優秀的機油面前,缺乏個性化的保養,同樣也能是個高品質的好保養。
那如何挑選這樣的機油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樣的機油必須符合哪些性質?
適應性廣,各種環境、溫度都能使用
同在中國,海南穿著短袖,東北已經裹上了厚棉衣,一場自駕游就穿越了三個季節。不同地區的使用環境差別很大,因此機油的使用溫度范圍必須夠大。又因為自然環境的高溫環境,相對于發動機來說還是小兒科的,普通機油都能輕松應對,所以我們需要考慮的主要是機油的低溫流動性。
對于冬天的北方車主來說,此時必須挑選一款0W或5W標號的機油才能安心駕駛。不過即便是0W-XX標號的機油,傾點溫度也就-35℃,在部分極寒地區,氣溫突破-35℃也很輕松。這時候就必須找一款低溫流動性超級厲害的機油了。
比如網上有很多低溫試驗的視頻,直接把機油凍到-40℃,然后把它們倒出來,什么?倒不出來?“低溫流動性”直觀表現不及格。
圖:-40℃對所有機油都是個大挑戰
機油的低溫流動性和機油分子結構有很大關系,如果分子結構比較單一,那機油的低溫流動性就很好。一般來說,全合成機油的低溫流動性非常出色,遠遠強過礦物油,它們用PAO作為基礎油,而PAO基礎油的分子結構均一性很高。
圖:不同的PAO分子,均一性也是有差別的
當然,不同廠商的PAO分子均一性程度也是參差不齊,有些產品-40℃流動性很好,但另一些卻已經凍得像個果凍。
必須能清潔發動機油泥
保養不善的車輛上了年紀后,各種毛病都會逐漸產生,維修成本非常高。單就發動機而言,這些車輛一定是油泥深厚,積重難返。這些油泥還會產生惡性循環:有油泥沉積的發動機產生新油泥的速度,要比普通發動機快很多,而且是越來越快。
機油中的高分子有機物,在不完全燃燒后會形成膠質分子。這些分子會抱團沉積在發動機內部,逐漸聚合成大團膠質分子,并最終演化為油泥。因為膠質分子的特性,一個油泥分子能夠迅速吸引周圍尚不成氣候的膠質分子,迅速地拉起大隊人馬,構成“危害安定團結”的大團油泥。
這些油泥一般呈酸性,清除它們最好的方式就是拿堿性物質中和。為此,廠商都會把機油調配成堿性,以預防油泥的形成。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