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2013年油價暴跌期間,中國三大國家石油公司一直處于觀望狀態。阿布扎比這筆交易成為中國重返并購市場的預演,但與油價100美元/桶時相比,此次出手顯得謹慎得多。
日前,《石油情報周刊》(PIW)撰寫分析文章指出,經過3年的靜默期,中國公司上個月首度重返國際油氣資產并購市場,達成一筆價值18億美元的交易。
在2009~2013年油價暴跌期間,中國三大國家石油公司一直處于觀望狀態。阿布扎比這筆交易成為中國重返并購市場的預演,但與油價100美元/桶時相比,此次出手顯得謹慎得多。中國石油收購了阿布扎比產能為160萬桶/日陸上區塊8%的權益,這也是該公司2014年以來的第一筆大交易。
為了保證國家快速發展經濟對能源的需求,中國三大石油公司曾積極收購國際石油資產,獲取先進技術。2013年,僅三大國家石油公司在哈薩克斯坦、秘魯、埃及、美國和安哥拉等國的上游投資就達360億美元。
油價下跌和反腐行動使“收購狂歡”在2014年戛然而止。2016年,全球上游并購交易值達1300億美元,但中國三大國家石油公司沒有花一分錢。而在此期間,印度的石油公司卻以33億美元敲定了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的兩個油田,據說這兩個油田本來是準備賣給中國公司的。
在全球石油行業下行周期,中國的國家投資部門進行了調整與改革,將投資重心由數量轉向價值,這也是國際大石油公司所奉行的投資理念。中東和俄羅斯的資產優勢明顯,石油成本低,有助于產油國與中國經濟形成牢固紐帶,吸納不斷增加的石油供應。
在中國看來,美國頁巖油打亂了市場格局,迫使中東產油國把本來準備供應美國的原油轉而供應中國。通過投資加強與中東產油國的關系對中國有利,尤其是“一帶一路”戰略把中國經濟與亞洲及地區以外的諸多國家聯系在一起。中國把這些產油國看作“高端”市場——資源豐富、政策透明、風險性低。
中國新的海外投資戰略體現為:一方面,三大國家石油公司與民營企業或第二層級的國有公司聯手,如中國華信能源公司,正是這家公司與中國石油一道達成了阿布扎比的交易。另一方面,由這些較小的公司自己出頭,如國有振華石油公司正在與雪佛龍談判,要以20億美元收購后者在孟加拉國的天然氣資產。
這類中國公司的資金充足,急于在海外尋覓機會。阿布扎比曾懷疑華信能源的專業經驗,但該公司聯手與中國石油達成打包交易,而中國石油因此也可以節省現金投入。另外,國有公司與民營公司合作也有助于交易的公開透明。
業界稱“中國石油與中國華信能源這次帶了頭,其他中國公司會跟上參與并購交易”。除了振華石油,北京燃氣也在推進上游業,該公司去年收購了俄羅斯一個產量為17.5萬桶/日油田20%的權益。民營企業新奧能源2016年以7.5億美元收購澳大利亞桑托斯公司的股權。早在2013年,名不見經傳的保利協鑫石油集團也曾買下埃塞俄比亞的天然氣區塊。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