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上游投資大幅減少
有研究機構測算,如果將溫度升高控制在兩攝氏度內,全球碳預算要低于10萬億噸。這意味著,如果不進行二氧化碳捕集與存儲,全球將有2/3的化石能源儲量無法開發,包括33%的原油、50%的天然氣和80%的煤炭。
國際能源署(IEA)在《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中曾設定了兩種情景,即將溫度升高控制在兩攝氏度內的低石油需求情景和不控溫的高石油需求情景。在高需求情景下,油氣行業上游投資將減少19.5萬億美元,其中65%為原油投資,35%為天然氣投資。在低需求情景下,上游投資還要在高需求情景下再降25%,其中原油投資將再下降16%,天然氣投資將再下降11%。
油氣公司融資之殤
由于控溫要求導致全球2/3的化石能源儲量無法開發,等于這些儲量毫無價值,而目前的資本市場仍然看好化石能源投資,大部分資金都投入其中,就造成了這些儲量估值過高的“碳泡沫”。2050年前,化石能源公司將因為儲量作廢而面臨資產大幅貶值的危險,進而導致資本投資機構虧損,碳泡沫破裂或將引發新一輪的全球經濟危機。
簽署《巴黎協定》的國家等于間接放棄了那些未開采的儲量。研究統計,中東地區被擱置的資源最多,有61%的石油和50%的天然氣;俄羅斯有一半的天然氣儲量將被擱置;由于油砂開采污染環境,加拿大將有74%的原油儲量被擱置;中國將有31%~40%的原油和50%的天然氣儲量被擱置;美國將有6%的原油和4%的天然氣儲量被擱置。
劍橋能源研究協會則認為,碳泡沫基于探明儲量的概念過于泛化,并非美國證券交易監督委員會規定的探明儲量,石油公司90%的探明儲量可在10~15年內變現。因此,捅破碳泡沫需要在短期內實現全球能源結構轉型,但可能性很低。一些金融機構開始呼吁,要避免未來碳泡沫破裂,資本市場現在起不應再投資化石能源公司。一些國家的養老基金也開始質疑化石能源公司的前景,未來油氣公司融資或將受阻。
披露碳財務規避碳泡沫
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秘魯等國家將加大碳排放管制力度,支持巴黎氣候大會提出的“到2030年實現常規天然氣零燃除”的倡議。一些發達國家也開始研究碳稅,如澳大利亞和英國均已建立碳稅機制,加拿大也計劃2018年開始征收碳稅。
2010年,美國證監會已要求上市公司必須在年報中公開披露氣候變化給其帶來的實質性風險或機會。2016年12月,“企業碳財務披露指南”編制完成,一旦發布將對投資有引導作用,通過要求油氣公司披露碳財務,幫助投資者規避有碳泡沫風險的資產。
油氣公司為轉型鋪路
《巴黎協定》實質上是終結化石燃料的承諾,最終將加速全球能源轉型。埃森哲公司認為,未來的油氣勘探公司需要更靈活的商業模式,更注重技術、競爭力和人才,除傳統業務外,還要聚焦于天然氣、新能源和碳捕集與存儲技術的發展。由于近幾年的油價持續低迷,國際石油公司已逐漸減少上游勘探投資與支出。加之環保要求與意識日益提高,其正限制高成本的高碳排放資產,增加天然氣產量,并采取各種措施減排。
巴黎氣候大會召開前,殼牌、道達爾、BP、埃尼、挪威國油和英國天然氣集團(BG)等就已向聯合國提交了公開聲明,建議引入碳定價機制,并表示愿意參與設計一個清晰、穩定的政策框架,使得全球油氣公司能有信心大量投入碳減排技術。
道達爾首席執行官潘彥磊稱,雖然引入碳定價機制會使公司的盈虧平衡點從80美元/桶升至85美元/桶,但正確的價格信號會使公司做出正確的投資決定,并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長遠來看,引入碳定價機制,效益要遠遠超過成本。近年來,道達爾一直關注碳排放領域,優化油砂項目運營方式,還積極進入電力行業。去年4月,該公司創立第四企業分部,主要覆蓋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領域,并計劃每年投資5億美元給可再生能源領域,拓展生物燃料和太陽能發電業務。去年5月,以9.5億美元收購法國電池制造公司Saft Groupe。
2007年以來,埃克森美孚將碳排放成本納入投資項目計劃,基于60美元/噸的碳排放價格制訂了未來資本投資計劃。發言人杰夫斯說,政府將逐步采用越來越嚴格且多樣化的環境政策,因此公司的業務規劃也應以遏制溫室氣體排放為重。
殼牌首席執行官范伯登表示,可再生能源要在運輸、家庭取暖和制冷領域達到與化石燃料同等重要的地位尚需時日,而這段時間正是石油行業轉型的大好機會。目前,為應對氣候變化,以及避免陷入低油價泥潭,公司已將業務向天然氣轉移,如斥巨資收購BG。目前,殼牌的天然氣業務已超過石油,逐漸將天然氣作為向低碳轉型的燃料,未來不再是油氣公司,而是能源公司。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