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月12日訊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今天印發了《中長期油氣管網規劃》。該《規劃》對石油天然氣基礎設施網絡進行了統籌規劃,明確了中長期油氣管網的發展遠景。
《規劃》明確,到2020年,全國油氣管網規模達到16.9萬公里,其中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管道里程分別為3.2萬、3.3萬、10.4萬公里,儲運能力明顯增強。到2025年,全國油氣管網規模達到24萬公里,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管網里程分別達到3.7萬、4萬和16.3萬公里,逐步實現天然氣入戶入店入廠,全國城鎮用天然氣人口達到5.5億,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達到12%左右。
截至2015年底,我國原油、成品油、天然氣主干管道里程分別達到2.7萬、2.1萬和6.4萬公里,資源進口通道初步形成,管道運送規模不斷提高,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與此同時,油氣管網發展仍面臨著總體規模偏小、布局結構不合理、體制機制不適應等諸多問題,制約著能源可持續發展與安全保障。
“適度超前規劃油氣管網基礎設施,對于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降低經濟運行成本、增加社會有效投資、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副司長鄭劍說。
立足于我國油氣消費穩定增長、能源結構不斷升級的現狀,《規劃》強調必須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擴大設施規模、完善管網布局、加強銜接互聯、兼顧公平開放為重點,大力發展天然氣管網,優化完善原油和成品油管道,提升儲備調峰設施能力,提高系統運行智能化水平,構建布局合理、覆蓋廣泛、外通內暢、安全高效的現代油氣管網。
《規劃》要求,加快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步伐,創新油氣基礎設施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同時,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和西藏天然氣、成品油管道建設;按照準許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則,核定管道運輸價格;研究出臺儲氣庫墊底氣補貼政策;創新債券發行品種和方式,鼓勵國內外社會資本設立油氣國際合作基金。
《規劃》指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夯實油氣管網的基礎性地位。著力擴大陸上通道輸送能力,拓展新的進口通道,實現油氣進口“海陸、東西、南北”整體協調平衡,有效降低外部風險,確保油氣資源供應穩定。
專家表示,統籌規劃、加快構建“銜接上下游、溝通東西部、貫通南北方”的油氣管網體系,將有助于完善現代綜合運輸體系,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支撐現代能源體系建立,在增加有效供給的基礎上減少成本,尤其是物流費用,同時有利于鞏固和拓展油氣進口通道,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公共安全。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