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國第三大油氣生產商——中國海油也不低調,早已開始了精心的謀劃。
國際油價還未徹底回暖,但各大石油公司布局未來的節奏卻沒有放緩。先是有中石化宣布旗下最大頁巖氣田儲量大增,后又有中石油聯合道達爾進軍世界第一大天然氣田。中國第三大石油公司中國海油也不甘低調,宣布近日海油人頗有些突破。
在7月初,中國海油正式對外宣布:在中國海油天津LNG接收站,我國首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國內直徑最大液化天然氣(LNG)全容儲罐成功升頂,該儲罐容量高達16萬方。
圖片來自國資委網站
盡管這不是什么大油田、大氣田的發現,但這一進展對確立中國海油未來領先地位而言,其重要性不輸發現一個億噸級油氣田。
因為這標志著中國海油成為了中國第一家具有LNG大型儲罐設計施工和管理總包能力的公司。對中國LNG產業而言,可謂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
這不僅再一次穩固了中國海油在中國LNG領域的王者地位,更為其在中國未來天然氣領域建立獨一無二的地位增加了不少籌碼。
中國海油的突圍
天然氣產業未來的壯大已成為國際共識,不論是中國的三大石油公司,還是BP、道達爾、殼牌這樣的國際石油巨頭,近期都在加速天然氣領域的布局。
尤其在天然氣產業還相對落后的中國,更是這一產業的藍海。在過去兩年時間,中國密集出臺了各種天然氣利好政策。從事天然氣業務的企業,極可能迎來一個暖春。
2016年,中國海油油氣當量產量達到9650萬噸,其中天然氣產量占比20%。目前世界上幾家典型的大型石油公司,天然氣產量占比都已超過40%。很明顯,中國海油相比之下天然氣業務占比偏低,在這一領域的競爭力還需提高。
但對中國海油來講,這其中也有諸多無奈。因為中國的陸地天然氣資源幾乎全在中石油、中石化的掌控之中,中國海油起步較晚,難獲取中國陸地天然氣資源,旗下天然氣資源量相對豐富的南海,勘探開發僅處于初級階段,且難度較大。
沒有資源優勢,這決定了中國海油若要在天然氣領域立足興盛,必須另辟蹊徑。在十多年前,中國海油就確立了利用沿海位置優勢,從天然氣下游領域開疆拓土的戰略,以避開在上游領域同其他石油公司的正面交鋒。由此,中國海油開啟了長達十幾年的LNG戰略布局,成為中國LNG產業的先驅。
從飽受質疑到迎來轉機
中國的天然氣進口主要有四條通道,其中有三條通道都是通過管道:中亞天然氣管道、中俄天然氣管道、中緬天然氣管道。第四條通道即通過海上進口LNG。
在國內沒有天然氣資源優勢,利用海上進口LNG布局國內天然氣市場,是中國海油突圍的主要措施。
在本世紀初期,中國海油就開始謀劃大量進口LNG。在2006年,中國海油成功建設了我國第一個LNG接收站——廣東大鵬LNG接收站,開啟了我國大規模進口國外LNG的時代。
中國海油隨后成為了世界第三大LNG進口商,全球第五家擁有大型天然氣液化技術的公司。在其帶領下,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LNG進口國,是繼美國、德國之后全球第三個擁有大型天然氣液化技術的國家。
但在一段時間內,進口天然氣價格上漲,中國國內天然氣銷售價格低于LNG進口成本,一度讓天然氣進口企業陷入壓力,中國海油的LNG戰略也飽受質疑。
盡管經受過一些挫折,但中國海油的天然氣大計,今天還是迎來了重大轉機。
7月初,就在中國海油宣布其最大LNG儲罐升頂幾天之后,中國發布了《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下稱《意見》)。
中國計劃,將在2020年,將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力爭實現10%,到2030年提高到15%。這意味著未來3年,中國天然氣的消費量,可能增加1倍左右,這無疑將為眾多的天然氣企業帶來前所有的機遇。
天然氣消費增長,中國對進口LNG的需求無疑將要增長。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意見》明確提出要深化天然氣價格改革,推進非居民用氣價格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完善居民用氣定價機制。
《意見》還提出,要鼓勵社會資本和企業參與海外天然氣資源勘探開發、LNG 采購以及LNG 接收站、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
不僅僅三大石油公司,中國目前已有一些民營企業也建立起了完整的LNG一體化產業鏈,而且已具有一定規模,中國天然氣領域將迎來更激烈的競爭。
幸運的是,在即將開啟的激烈市場角逐中,中國海油早已確立了其領先優勢。因為經過了十幾年籌備,中國海油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大LNG進口商。
而且借助在中國LNG領域的強大優勢,中海油還實現了海外上游業務的拓展。其LNG發展戰略,已見成效。
借勢LNG,拿下海外天然氣田
中國目前近80%的LNG通過中國海油進口,LNG接收站運營數量和接卸能力在中國處于絕對第一的位置。中國海油運營的LNG接收站目前已有8個,LNG接卸能力達到每年3000萬噸,約合3660萬噸原油當量(相當于大慶油田的原油年產量)。中國海油深圳LNG已經機械完工即將投入試生產,漳州LNG和廣西LNG正在建設中。
在LNG接收站建設方面,中國海油目前最強大的優勢在于:中國海油是國內唯一一家全面掌握LNG接收站自主技術體系、能夠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并具備工程化能力的企業。
目前,中國海油已全面掌握LNG接收站項目投產調試的關鍵技術,并開創性地提出大尺寸低溫管道氮氣深冷方法,打破了以往類似項目依靠國外承包商提供技術服務的局面。
在LNG運輸領域。在2016年4月,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國內最大LNG運輸船“泛亞”在滬東中華船廠下水。包括泛亞號在內,中國海油已建成各類LNG運輸及LNG動力船舶11艘,在建4艘,涵蓋遠洋大型LNG船、中小型LNG船、LNG燃料港作拖輪等。這些LNG運輸船可確保中國海油在LNG購銷合同中占據更多有利地位。
借助LNG下游產業鏈,中國海油成功將業務延伸到了天然氣上游領域,拿下了海外天然氣田的權益。中國海油旗下的氣電集團,累計投資65億美元,成為澳大利亞柯蒂斯天然氣項目的第二大項目權益和投資方。
柯蒂斯是中國在海外首個世界級LNG生產基地,該項目是全球首個以煤層氣為氣源的世界級LNG項目。該項目在2015年5月20日,正式進入投產。
該項目的建成,讓中國海油成為中國首個參與海外LNG項目上、中、下游全產業鏈業務的企業,擴大了中國在全球LNG領域的話語權。
LNG一體化產業鏈的形成,也讓中國海油的天然氣帝國初具規模。
中國海油的天然氣帝國
借勢LNG中國海油的天然氣帝國已初具規模,尤其在南方地區,中國海油參與了多個省份天然氣大動脈的建設。
在福建省、廣東省、浙江省和海南省,中國海油參與建設的天然氣管道,已投運的達到3556公里,在建的1386公里,共4942公里。一條縱貫我國東南沿海的天然氣大動脈已經基本建成。2016年7月下旬,中國海油累計向浙江管網輸送LNG約1.43億立方米,供應量最高峰達到了浙江全省需求量60%以上。
為了擴大在天然氣領域的影響力,在推動天然氣的消費上,中國海油也在積極布局。目前中國海油控股和參股經營了6家天然氣發電廠,總裝機規模國內第三,達到834萬千瓦(投運695.5萬千瓦,在建138萬千瓦)。
其中,中國海油中山嘉明電廠裝機規模達到了220萬千瓦,2015年實現年發電量超100億千瓦,成為國內第一家單廠年發電量超過100億千瓦時的天然氣發電廠,創造了國內單廠天然氣發電量的新紀錄。
在車船燃料業務方面,中外運長航集團2013年還曾與中國海油簽訂合作協議,共建長江流域船用LNG產業鏈。中國海油由此進軍內陸船舶燃料市場,將其“勢力”范圍延伸到了內陸地區。自2012年以來,中國海油共建成加氣站155座,在建46座,共201座,服務運營車輛2.98萬余臺。
中國海油表示,車船加注業務發展迅速,將繼續在長江、珠江、京杭運河等主要水系,推進船舶油改氣、船舶LNG 加氣站建設和LNG 示范船工作,努力鞏固國內LNG 行業領軍地位。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