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投資報告2017》顯示,2016年,全球能源投資總額約為1.7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的2.2%;其中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投資目的地,占全球投資總額的21%;《報告》還顯示,天然氣上游的投資在2017年出現了適度的反彈。
《天然氣市場報告2017》則顯示,許多國家正在改革天然氣市場,以增加天然氣的使用并吸引新的投資。該報告預計到2022年,中國國內天然氣生產將增長約6500億立方米,成為全球第四大生產國。
同一天發布的《中國能源網能源行業研究報告•2017年第二季》顯示,受經濟好轉、煤改氣政策、點供快速發展等因素影響,2017年以來,天然氣產量、消費量、進口量同比均有大幅攀升,前5月對外依存度略高于2016年,超過35%。
天然氣市場正在重塑
國際能源署(IEA)能源市場與安全部門負責人Keisuke SADAMORI介紹《天然氣市場報告2017》時表示,當今世界的天然氣,天然氣正在全球的能源消費占到了20%,有效的降低了碳排放,2016年,天然氣在美國成為了第一發電能源,但在其他一些市場,天然氣被“束之高閣”,主要是煤炭價格仍然比較有優勢,同時也面臨著可再生能源的競爭。Keisuke SADAMORI稱,“在有些市場,天然氣的空間是從可再生能源和煤炭中擠出來的。”
根據該報告,2016年到2022年,需求增長將主要集中在發展中國家,預計發展中國家占需求增長的90%;而美國則占發達國家增長的大部分。
在供應方面,美國現在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美國目前的增長速度也是全球最高的,到2022年,美國將占全球產量增長的40%。此外,中東地區產量將繼續增長;中國也將成為第四大天然氣生產國。
Keisuke SADAMORI表示,發展中國家需求的增長正在重塑lng市場。到2022年,中國,印度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將占LNG進口的50%以上,而發達國家的LNG需求則正在下降。到2022年,美國將從凈進口國成為全球第五大出口國。
《報告》總結天然氣趨勢得出如下結論:低價幫助天然氣在亞洲強化立足;隨著第二次頁巖氣革命,美國在全球供應商中領先;新的供應方和需求方的加入給全球供應和貿易帶來了新的多元化;雖然市場供應充足,最近發生的事情提醒我們,不能認為天然氣安全是理所當然的。
全球能源投資再度下降
國際能源署(IEA)首席經濟學家Laszlo VARRO介紹《世界能源投資報告2017》時指出,盡管在能源效率和電力系統方面的投資出現增長,但石油天然氣行業上游的開支持續縮減抵消了這一增長,導致2016年全球能源投資下降了12%,也是連續第二年下降。
2016的全球能源投資為1.7萬億美元,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2%。其中,電力部門投資首次超過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投資總和,而清潔能源的投資占總投資的43%,創歷史新高。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投資者,2016年占全球總投資的21%,雖然去年中國在燃煤電力領域的投資降低了25%,但是清潔能源發電、電網建設和能效方面的投資則日益增加。在美國,雖然2016年石油和天然氣的投資急劇下降,但其能源投資仍然占全球總投資的16%。印度是去年增長最快的主要能源投資市場,由于政府大力推動現代化和電力行業的發展,其能源投資增長了7%,從而穩居全球第三大能源投資市場。
《報告》顯示,在經歷了兩年史無前例的下降后,全球石油和天然氣上游的投資預計將在2017穩定下來。然而,美國頁巖氣投資的上升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停滯形成對比,這預示著石油雙速市場的出現。與此同時,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正在通過大量的成本節約、技術開發以及高效的項目執行來取得改觀。
2016年,由于電網建設投資的增長基本抵消了由燃煤發電投資的減少,全球電力的投資幾乎維持在7180億美元。電力投資中最多的部分——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電力投資,在去年也下降到2970億美元,降幅3%。與五年前相比,可再生能源的投資也降低了3%,不過隨著太陽能光伏和風能的成本下降與技術進步,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將增加35%。
2016年,全球能源效率的投資上升了9%,達到2310億美元。其中,中國是增長最快的地區,增長量占全球的27%。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將在短短的幾年內超過歐洲,成為能源效率領域的最大投資者。
中國:煤炭與天然氣齊飛
中國能源網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冉澤對《中國能源網能源行業研究報告•2017年第二季》作了介紹。
根據《中國能源網能源行業研究報告•2017年第二季》,中國經濟增長仍在“穩中向好”的過程中,但隨著能源效率的提高、產業結構的調整等,中國能源消費總量增長越來越緩慢,逐漸接近“達峰”。今年上半年,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8.1%。
政策方面,一季度“十三五”規劃密集出臺后,二季度規劃實施相關文件陸續出臺。天然氣行業改革繼續深化,而下游用戶迎來利好(如配氣價格加強監管:全投資稅后內部收益率不超過7%);政府通過補貼退坡、示范項目等措施繼續引導光伏、風電降低發電成本。
石油行業,全球需求疲軟,不支撐油價快速反彈;而歐佩克依靠延長凍產協議提振油價的期望落空,美國石油生產復蘇跡象明顯。所以,預計布倫特油價的主要波動區間是2017年45-55美元/桶、2018年55-60美元/桶。而在原油領域,《報告》認為,上游改革是拉升上游油氣投資的積極信號,但在當前油價低迷的形勢下,非傳統油氣企業以及民營油氣企業進軍上游的動力不足。
成品油方面,成品油消費量平穩增長,預計2017年全年成品油消費量同比增長≤5%(2016年為5.0%);為消納過剩產能,成品油出口增速曾遠高于產量、消費量增速,但受出口配額收緊等因素影響,二季度大幅回落;企業加工貿易出口方式受限,可以看出政府不鼓勵大量進口原油用于加工出口。
天然氣行業,受經濟好轉、煤改氣政策、點供快速發展等因素影響,2017年以來,天然氣產量、消費量、進口量同比均有大幅攀升,前5月對外依存度略高于2016年,超過35%;根據中石油專家數據,2017年上半年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1160億立方米,同比增加13.5%;二季度消費量同比增加19.4%;預計下半年增長勢頭會小幅放緩。
6月23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十三個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印發《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的通知提出:打通天然氣利用“最后一公里”;減少供氣中間環節。《報告》認為,“減少供氣中間環節”對降低下游用戶成本意義重大,業界呼聲強烈,如果能夠落實,天然氣利用必將上一個新的臺階。
電力行業,根據《報告》,二季度發電形勢依然向好,略弱于一季度。1-5月全口徑發電小時數同比微降,主要是水電下降,火電已實現正增長。預計全年,全口徑發電小時數不會低于去年。從裝機結構和發電量結構的差異可以看出,我國棄風、棄光、棄水現象還比較嚴重。
煤炭行業,2017年以來(尤其是二季度),煤炭產量已經開始大幅反彈。《隨著國內煤炭產量的增加,煤炭進口漲幅相比去年末今年初有所回落,但仍維持在高位。煤炭價格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飆升之后,目前已穩定在600元/噸(環渤海動力煤)以下。利空價格因素:由于在政策引導下,煤炭產量反彈,煤炭價格失去了繼續大幅上漲的動力。利好價格因素:從2017年7月開始,我國禁止省級政府批準的二類口岸經營煤炭進口業務。這利好國內煤炭企業及煤炭價格,但預計力度有限。
《報告》認為,今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能源消費同比增速出現分化,呈現出“煤炭與天然氣齊飛”的現象,但預計煤炭消費反彈不會長久持續。通過對各能源熱點關注度的對比分析,《報告》發現,“電動汽車”是能源領域最受關注的熱詞,而“天然氣發電”則受關注度最低。關注度從高到低依次為:關注度從高到低依次為:電動汽車>頁巖氣>分布式光伏發電>儲能≈煤層氣>天然氣發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