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章分析指出,大肆鼓吹的電動汽車爆發式發展,成了石油工業制訂計劃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但事實是誰也不知道這一潛在威脅將如何發作。
當前,媒體的相關報道不少,英國上星期宣布2040年終結汽油車和柴油車銷售,提出類似計劃的還有印度、法國以及汽車制造商沃爾沃,它們分別提出不同的時間表。然而,電動汽車目前只占全球汽車銷量1%,車隊中電動汽車僅占0.2%,看來這不是短期內的事,也就是說,主要挑戰不是車本身,而是如何在長期需求的不確定性與保持工業信心及資本投入之間尋求平衡。
電動汽車的真實挑戰今后20年未必現身,但近期的心理影響則是真實的,所制造的“需求懷疑”將影響石油工業的傳統投資安排,在頁巖油氣生產、應對氣候變化、歐佩克地位及油氣價格等方面,給企業高管和投資者增添不確定性煩惱。這些壓力導致石油企業縮短投資周期,向收益見效快的項目傾斜。如果油氣行業沿著這條路走得太遠,將不能保證充足供應石油,導致油價躥升,從而加快電動汽車應用。
各地都在對電動汽車進行長期預測,根據調查反饋,到2020年電動汽車將在全球車隊占比1%~2%,2030年占比將發展到3%~21%,2040年可能達到7%~75%。如果預測電動汽車發展成指數增長,任何一個微小變化都會使結果大相徑庭,這就是國際能源署(IEA)做出寬泛預測的原因。
這也使評估電動汽車對石油需求的影響成了猜謎游戲。BP提出的“適中情景”預測,到2035年影響石油需求120萬桶/日;彭博社“新能源金融”和BP的“電與數字革命情景”預測,到2040年將影響需求800萬桶/日;“碳跟蹤”機構則認為,到2040年需求影響高達1640萬桶/日。汽車的共享服務和自動駕駛汽車將進一步加快電動汽車發展和車隊顛覆性轉變。石油公司強調,電動汽車的影響可由石化生產和其他運輸部門需求得到緩和;批評者反駁說,處于邊緣狀態的變化可以放大影響。
關鍵問題在于電池成本下降的速度、充電基礎設施布局、補貼大小及其他刺激因素。據麥肯錫咨詢公司數據,電池組成本已從2010年的1000美元/千瓦時,降到2016年的227美元/千瓦時,如果降到100美元/千瓦時以下,電動汽車不用補貼也比普通汽車便宜。多數人預測,這個拐點將在2020年代的中晚期到來,但從發展趨勢看,有可能提前。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如同太陽能板生產那樣,正努力成為電動汽車和電池的領導者。雖然有人認為充電基礎設施不足是整個2030年代的主要瓶頸,但新電動汽車模式的增加可緩和這一挑戰,近來就有人提出,電動汽車充電點可從310萬個減少到11.5萬個。
汽車行業也是處于轉型中的產業,規模龐大而且資本密集。汽車制造商把賭注押在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車上,部分原因在于擔心被顛覆性變化所拋棄。盡管特斯拉公司的市值超過了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老汽車巨頭也會加快適應新發展以保住主位。大眾汽車和其他汽車制造商也提出了電動汽車銷售目標和新車型。消費者是否同樣積極,將由時間做出判斷。如果消費者表現積極,加上取消優惠、城市限行汽油車和柴油車,再考慮油價,車隊轉型有可能縮短15~20年。
根據能源情報研究咨詢機構的模型預測,消費者如果等同看待電動汽車與傳統汽車,再考慮燃料效率的改進,交通運輸部門的石油需求增長最快5年就可達到平臺期,如果電動汽車應用發展較快,甚至會看到石油需求峰值跡象。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