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9月1日報道,中國山東將整合地煉成立集團。新華社援引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周五發布的文件稱,新集團的股東包括山東東明石化集團等主要化工企業。山東東明石化集團在去年營收超過886億元人民幣,是全國最大的地方性煉油廠。
全國70%以上的獨立煉油廠在山東省,其中大部分都是私人運營。
地煉小產能將加速退出
東方證券首席石化分析師趙辰日前分析稱,地煉小產能將加速退出,山東地煉存在天然瓶頸,預計未來三年每年產能退出規模在1000萬噸以上:
我國地煉主要集中于山東,每年產量約為0.74億噸,原因在于勝利油田當年為其提供了大量原料,但當下原料基本依賴進口,該優勢已不復存在。而且山東主要原油進口碼頭青島港的去年使用負荷已經達到86%,年初地煉的扎堆進口更是造成長達2個月的油輪壓港,港口條件嚴重限制了其產能釋放。
山東本地成品油需求只有0.6億噸,其中兩桶油的產量還有近2000萬噸,剩余的產能只能靠外輸。成品油出口方面由于運費偏高且不熟悉海外市場,16年國家給予的167萬噸出口配額,實際使用率不足60%。這也造成今年1季度出口配額中沒有地煉企業,未來即使恢復出口配額,考慮到港口條件的限制,出口量恐怕也很有限。
因此山東內陸煉廠主要還是靠外售到河南、河北等鄰近省份(河南每年外采1000萬噸以上)。但長期看山東地煉產量已難有繼續增長的空間,預計需求就將維持在0.8億噸左右,山東地區1.3億噸的煉油產能明顯過剩(主營煉廠0.2億噸,地煉1.1億噸),在內需有限、外輸受阻的情形之下,本地富余煉油產能的出路唯有退出,可以預見未來三年每年產能退出規模在1000萬噸以上。
地煉整合
上游煉化端,山東擬由東明石化等企業牽頭成立山東煉化集團,加快聯合重組;而在下游的銷售端,則打算由京博石化出面,整合全省地煉加油站,并新建幾千座加油站,打造統一的銷售品牌。
東明石化一角
新設集團為股份制
地煉產能占全國七成份額的山東,終于啟動了對煉化企業的整合。9月1日,主管工業的山東省經信委以紅頭文件的形式,向省煉油化工協會下發了《關于加快全省地煉企業轉型發展組建山東煉化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的復函》(簡稱《復函》)。
地方煉廠簡稱地煉,是區別于中石油、中石化等主營煉廠而提出的說法,起源于1998年中國石油石化行業的宏觀調整。當時的結構性調整后,加工能力在100萬噸/年以上的煉廠大多劃歸兩大國有石油公司,而100萬噸/年以下的小煉油企業選擇保留了82家,成為“地煉”。山東是中國地煉最為集中的省份,其中東明石化是國內最大的地煉企業。
前述《復函》稱,組建山東煉化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推動全省地煉企業整合重組轉型發展,是加快全省石化行業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舉措。煉化行業集團化發展“有利于變企業單一優勢為集團聯合發展優勢,加快推進地煉行業煉化一體化、裝置大型化、生產清潔化、產品高端化、企業園區化發展。”該集團組建原則是,由核心骨干地煉企業牽頭發起,以市場化方式運作,各級政府給予指導支持。
誰來建?怎么建?對于誰來建、怎么建,《復函》稱,山東煉化集團將由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明石化”)、山東清源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清源集團”)等骨干煉企共同發起成立,組建成為多元投資主體的股份制集團公司。“帶頭大哥”其中,東明石化的“帶頭大哥”色彩明顯,作為山東省最大的地煉企業,東明石化高層目前已“接掌”省煉油化工協會,董事長李湘平出任會長,去年公司還聯合15家地方煉廠成立中國(獨立煉廠)國際石油采購聯盟,利用海外貿易公司統一進口原油。資質“硬杠”昨日《21世紀經濟報道》稱,金城石化、匯豐石化等企業也在股東名單中,但是股東大名單尚未浮出水面。不過山東財經報道注意到,《復函》中已為入股山東地煉集團劃定了“硬杠杠”,即擁有進口原油使用資質。
據了解,目前山東省共有約40家地煉企業,其中22家擁有進口原油使用資質,占到全國獲該資質企業的72.9%。另外,山東玉皇盛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清沂山石化科技有限公司、山東鑫泰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目前已通過驗收,尚待國家部委批復。
整合逢市場下行
所謂“地煉”地煉是地方煉廠的簡稱,區別于中石油、中石化等主營煉廠,它們的出現始于1998年我國石化行業宏觀調整時,當年煉廠資源大面積整合,年加工能力在100萬噸以上的煉廠被劃歸“兩桶油”,80多家小煉廠則保留地方所有。其實本世紀初,山東地煉就曾醞釀共同成立山東省煉油投資有限公司,不過當時的初衷還是想跟“兩桶油”合作,通過股權換油權的形式,為地煉企業爭取更多的原油口糧,盡可能擺脫使用重油煉化的掣肘。不過因為種種原因,這家公司最終未能成立。
2015年,煉化行業環境發生重大變化,起因是國家當年向地煉企業開放原油進口權、進口原油使用權、成品油出口權,允許企業自主進口原油加工成品油,并向海外賣油,地煉“任督二脈”由此打通。
隨之而來的是地煉企業開工率飆升,原油進口量也出現暴漲。據海關總署數據,去年我國進口原油量為3.81億噸,同比增長13.6%,為6年來最高增幅。最鮮活的例子是部分港口油碼頭排起長隊,青島港一度出現油輪塞港,數日無法靠泊的情況。
不過尷尬的是,國際原油市場此時已步入熊市,油價一度跌破30美元/桶大關,而國內經濟的緩慢復蘇,以及地煉產能的上揚,也讓油品消費量繼續下滑。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去年我國成品油總體消費量3.13億噸,同比下降1%,行業競爭加劇。
從市場個體來看,以兩桶油控股的新能泰山(000720)為例,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3.65億元,同比僅增長0.44%,凈利潤則同下降了35.85%,只有78.27萬元;而地煉石大勝華(603026)在上半年營收增長37.24%的情況下,凈利潤也同比下降了15.41%。
抱團還是被收編?
山東地煉企業單體規模小,成本處于劣勢。有媒體此前統計,全省地煉的煉油產能體量相當于韓國煉油產能,但單個企業平均產能不足350萬噸,在價、稅到位情況下,地煉與動輒1000萬—4000萬噸產能的央企煉廠、七大基地新建煉廠相比,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對此,分析師丁旭分析稱,隨著油氣改革的深入,煉化行業爆發活力,而地方日益承壓,在這種背景下資本整合是大勢所趨,只有抱團取暖形成合力,才能在與全國性煉化集團的競爭中爭取空間。
而在近日舉辦的2017中國石油市場及貿易峰會上,東明石化副總裁張留成也公開建議,通過兼并重組、股權交換及成立山東煉化集團的形式,優化地煉企業在原料、物流、資金、產品等方面的配置,實現大資金、大物流,提高行業核心競爭力與話語權。
對此,《復函》中亦要求,山東煉化集團要著眼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綜合競爭力,以關聯性、統一性強的綜合業務調整重組為切入點,更好的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為行業進一步聯合重組、集團化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而山東財經報道還注意到,山東地煉近兩年正在被大型資本加速收編,僅去年底以來,就有高青宏遠石化有限公司、山東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山東博興天宏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東營聯合石化有限公司4家,被地方國企或全國煉化龍頭企業收購。
擬5年成立6000家加油站
不只上游煉廠在醞釀重組整合,在下游的銷售端,山東也在醞釀大動作,欲通過山東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山東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注冊“中安石油”作為全省地煉油品銷售的統一品牌,并成立地方成品油銷售終端聯盟,整合地方煉廠加油站。
據了解,早在2014年,山東省就出臺《地煉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提出將引導和支持骨干企業與現有民營加油站以兼并聯合、合資合作等方式拓寬成品油銷售渠道。
而據卓創資訊去年5月公開的一份名為《成品油零售終端品牌聯盟加盟模式》的文件顯示,山東省將以地煉已有的加油站為基礎,通過自有連鎖成立“中安石油”的品牌聯盟,對民營加油站則通過特許連鎖、自由連鎖等形式合作。
按照規劃,這些加油站將統一使用“中安石油”品牌,并統一服務規范、質量標準、采購配送、支付方式,打造成山東地方石化行業零售終端的高端服務品牌,售油聯盟將在3年內發展具有山東煉化統一形象的加油站2000家,5年內達到6000家經營規模。
此外,在從油碼頭到地煉企業一線的原油運輸上,山東也在積極建設輸油管線。“十三五”期間,全省將新建7條原油管道和7條成品油管道,山東地煉將迎來大管輸時代。
交通運輸部公布行政處罰、行政檢查事項清單和收費目錄清單:
為貫徹落實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六次會議精神,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關于清理規范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的通知》(發改價格〔2017〕790號)和《交通運輸部關于全面清理規范交通運輸領域行政處罰、行政檢查和涉企收費的通知》(交法函〔2017〕648號)安排,交通運輸部組織對部級行政處罰、行政檢查和涉企收費事項進行了清理,制定了交通運輸部行政處罰事項清單、交通運輸部行政檢查事項清單、交通運輸領域(公路水路行業)全國性及中央級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及交通運輸領域(水路行業)中央定價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現將清單向社會予以公告:
交通運輸部行政處罰事項清單
本清單共包含部機關和部直屬系統實施的行政處罰事項22項,由事項名稱、處罰種類、實施主體、處罰對象和設定依據五項內容構成。
交通運輸部行政檢查事項清單
本清單共包含部機關和部直屬系統實施的行政檢查事項共23項,由事項名稱、檢查內容、實施主體、檢查對象和設定依據五項內容構成。
交通運輸部收費目錄清單
交通運輸領域(公路水路行業)全國性及中央級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本清單公布財政部批準并公布的2項政府性基金和3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包括項目名稱、政策依據。
交通運輸領域(水路行業)中央定價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
本清單公布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并公布的8項政府定價經營服務性收費,包括項目名稱、收費依據。
本清單公布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并公布的8項政府定價經營服務性收費,包括項目名稱、收費依據。
后續清理規范工作安排
各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于2017年9月30日前公布地方交通運輸部門實施的行政處罰、行政檢查和收費事項清單。同時,對照清單開展排查整治,嚴格行政處罰、行政檢查和涉企收費行為,全面摸排和清理糾正各種超越法定權限、違反法定程序濫處罰、重復檢查、違規收費行為。
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要加強對清單的監督管理,建立清單動態管理機制,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等的調整,及時對清單事項進行調整和完善。
結合在本次清理規范工作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要建立健全行政處罰基準裁量制度、聯合執法常態工作機制,大力推進非現場執法,形成清理規范交通運輸領域行政處罰、行政檢查和行政事業性收費長效工作機制。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