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上海市經信委和市公安局、市交通委聯合制訂的《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試行)》(下稱《辦法》)正式發布,為上海在全國率先實施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奠定基礎,加快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從研發測試向示范應用和商業化的推廣。
在《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試行)》新聞發布會上,上汽集團和蔚來汽車拿到第一批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
首批牌照一共三張,其中兩張頒予上汽集團,蔚來汽車獲得一張,牌照有效期到2018年5月29日,也就是說,與普通的臨時牌照三個月有效期不同,此次頒發的測試牌照有效期為90天。
《辦法》出臺:政府主導下的謹慎開放之路
《辦法》明確規定了道路測試申請條件,如測試主體應建立測試車輛遠程監控數據平臺;測試駕駛人應具有50小時以上自動駕駛系統操作經驗;測試車輛應在第三方機構指定的封閉測試區內,按照規程進行相應測試項目等。目前,上海市已在嘉定區劃定安全性高、風險等級低的5.6公里道路,作為上海市第一階段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下一步,將分級逐步開放更多道路用于智能網聯汽車測試。
“這次發布的管理辦法是落實國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和《上海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工程實施方案》的重要舉措,考慮到要將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作為上海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領航工程,以及加快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研發及應用,上海市經信委會同市公安局、市交通委起草了此次管理辦法。”相關車企人士表示。
上汽、蔚來成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作為國內智能駕駛領域的“領跑者”,上汽集團和蔚來汽車獲得第一批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號牌,意味著二者獲得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的資格。
上汽相關人士表示,對于上汽而言,從封閉環境走向開放環境,是對企業自身智能網聯技術的先進性、成熟性、穩定性以及和周邊交通環境融合性的考驗,因為智能網聯汽車在開放性道路上做測試,面對的交通環境情況會更加復雜,自動駕駛如果做不到比人的駕駛還要安全可靠,是不會被大眾所接受的。反之,這也是對企業自身技術的一次檢驗。
目前,上汽已完成兩代智能駕駛整車平臺開發,開展了封閉試驗場、高速公路、特定園區及城區、地面等應用場景下的智能駕駛技術研究,整車測試累計里程超過5萬公里。上汽集團計劃今年推出一款自主品牌智能駕駛量產車型,實現“最后一公里”自主泊車等特定場景下的智能駕駛功能。未來,智能駕駛技術將覆蓋上汽集團榮威、名爵、大通三大自主品牌。
作為車界新軍勢力的代表,蔚來此次也獲得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號牌。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表示,獲頒牌照是對蔚來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實力的認可,為公司的道路測試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法規依據,將大大促進蔚來自動駕駛系統的研發。
據悉,蔚來在2016年4月就啟動自動駕駛系統測試。同年10月,蔚來北美總部獲得加州無人駕駛測試牌照。去年底,NIO Pilot蔚來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發布,全球首裝Mobileye EyeQ4自動駕駛芯片。蔚來ES8已在封閉測試區和試驗場地內進行了大量測試。公司表示,將依照規定展開公共道路測試,加速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
智能網聯汽車快速發展時代已經到來
實際上在此之前,國際汽車城已經建成國內首個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封閉測試區(下稱“封閉測試區”),將使車企有機會在模擬100種復雜道路狀況下進行測試,從而使車企開發的無人駕駛車更貼近中國道路狀況,推動我國無人駕駛時代的實現。
不過,即便如此,產業化仍面臨很多現實的考驗,而首批無人駕駛路試牌照的落實,將有效推動我國無人駕駛產業化的進展。“智能網聯汽車快速發展的時代已經到來。”全國汽車標準化委員會工業標準一部副主任楊立新認為,從車聯網到互聯網汽車到自動駕駛無人駕駛,已成為汽車行業正在面臨的重大革命。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瞿國春也認為:“智能網聯汽車是全行業的發展方向。”
我國汽車企業也已經有了上路測試的強烈愿望。在中國的道路上也能出現美國、歐洲出現過的自動駕駛路試場景是汽車企業的集體愿望。
早在2016年1月,在上海國際汽車城提議下,國家有關部門和上海相關部門,就已經積極進入到無人駕駛路試首個示范區的研究中。去年6月7日,上海就建成了國內首個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封閉測試區。在封閉測試區,車企有機會在模擬100種復雜道路狀況下進行測試。
目前,僅僅進入封閉測試區的汽車有20款車,包括上海機動車檢測中心的途安、凌渡、清華大學和長安帶來的CS75,同濟大學和上汽集團帶來的榮威e50和MG AS21,沃爾沃集團的XC90,通用中國的凱迪拉克ATS-L、雪佛蘭Volt等。但是,無人駕駛上路是個系統工程,需要成熟的條件,除了汽車企業無人駕駛技術的成熟,還需要上路企業和產品的準入、大量的前期測試、相關試駕人員的培訓以及上路后的保險等各類規范的制定。
可以預計的是,上汽和蔚來的首批牌照只是無人駕駛路試的開始,后續將有越來越多的車企被授予牌照,而這些舉措都將繼續推進我國無人駕駛產業化。
但即便如此,無人駕駛能否最終實現并產業化,仍然面臨很多挑戰。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