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全球中產階級階層的擴大,預計到2040年,印度和中國的中產階級將分別達到10億人以上。化工行業正通過對整個產業鏈增加投資來滿足人口變化趨勢,全球化工產品產能也將隨之保持增長態勢,新增產能主要來源于北美及亞洲、中東、非洲發展中國家,西歐和日本增速將低于全球平均值,拉丁美洲短期內增速也將低于平均值。
〖 美國化工產品產量強勁增長 〗
美國豐富廉價的天然氣給化工產品生產帶來極大的成本優勢,成為化工領域投資的重要推動力。
截至2016年底,基于天然氣(包括液化天然氣和頁巖氣)為原料的美國化學工業投資已達1640億美元,共涉及264個項目。這些項目預計可帶來每年1050億美元的化工產品產出,利潤率基本保持在30%以上。2017年美國共有3套新建裂解裝置投產,均位于得克薩斯州,合計產能為355萬噸,這是美國15年來首次投產新建裂解裝置,未來幾年,美國還將有多套新建裂解裝置投產。
2017年美國化工行業資本支出達到380億美元,占整個制造業總支出的一半,較2016年增長6.3%。未來還將持續增加,預計2018年和2019年增長率分別達到6.3%和6.9%,2022年將達到480億美元。
受美國制造業轉型、企業投資增長、油氣產量回升影響,美國化工產品(不包括藥品)產量持續增加, 2017年增長0.8%,預計2018年和2019年將分別增長3.7%和3.9%。其中,基礎化工產品2017年產量與2016年持平,預計2018年增長4.7%,2019年將增加5.2%;專用化工產品得益于油田及礦井化工產品、黏合劑和電子化工產品產量的增加,2017年產量提高3%,2018年將進一步增長2.3%。新增產量主要靠出口至亞洲和拉美等地區消化。
〖 印度正在大力發展石油化工產業 〗
印度經濟正在強勁增長,2017年印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良好,約為7.2%。但其石化產品消費量僅為全球平均水平的1/4,且一半來自進口。
預計到2019~2020年,印度石化產品需求將從目前3000萬噸/年增至4000萬噸/年,相應增加650億~700億美元投資。目前印度正在大力發展石油化工產業,印度政府采取重要舉措,如印度制造、基礎設施改善、智能城市等促進石化產品需求進一步增長,推進安得拉邦、古吉拉特、奧里薩邦和泰米爾納德邦等石化投資區建設。
印度三大國有煉油企業也計劃投資350億美元擴大石化業務,以滿足其國內從塑料到涂料和黏合劑日益增長的需求。巴拉特石油公司(BPC)計劃在Bina和Koch煉廠建設石化聯合裝置。信德斯坦石油公司(HPC)與GAIL公司合作,在印度南方建設110萬噸/年的石化裝置。HPC將位于Rajastan煉廠中的200萬噸/年石化聯合裝置與HPCL-Mittal能源公司(HME)在Bhatinda煉廠中在建的130萬噸/年石化裝置聯合在一起。印度石油公司也計劃在今后5~7年間擴大Patadip和Panipet的石化產能。
印度巨大的市場潛力正不斷吸引外資加入。近年來,包括巴斯夫、朗盛、拜耳、科萊恩、杜邦等在內的跨國化工公司都已在印度設立子公司,并加大投資力度。過去5年,印度石化工業的年均增速為10%~12%,預計未來10年,將以年均12%~15%的速度繼續增長。
〖沙特化工產業在非石油經濟中日趨重要 〗
盡管石油收入降低和政府支出減少導致沙特國內需求增長放緩、經濟活動某種程度上減弱,但化工產業在非石油經濟中卻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化工產品出口約占非石油出口的60%。沙特以氣體為原料的化工產品生產現金成本一直保持全球最低,具有絕對的競爭優勢,沙特政府將進一步加快化工產業的改革發展,推進市場開拓戰略,提高其對非石油經濟的貢獻率,將沙特改造為一個多元化國民經濟體。
2017年Sadara化學公司(陶氏化學和沙特阿美合資公司)投資200億美元的化工聯合裝置全部投產,成為世界上單一規模最大的化工聯合體,使得沙特多元化戰略又向前邁出一大步。該合資企業有26套生產裝置,年產300多萬噸高性能塑料和特殊化學品,其中許多高附加值化工產品是中東地區第一次生產,顯著提高了沙特從每個碳氫化合物分子獲得最大價值的能力。合資企業的投產將使沙特從消費國和進口國向全球出口國轉變。
沙特在美國、歐洲和亞洲及中東其他地區都擁有化工裝置,并且仍在投入大量后續資金,以保證與最尖端的生產技術接軌。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在荷蘭和德國的石化生產基地主要從事聚丙烯、聚乙烯和碳氫化合物的生產和營銷。
沙特基礎工業公司還計劃利用美國頁巖油氣優勢獲取有競爭力的原料,與埃克森美孚化工公司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新建乙烷裂解裝置,產能為180萬噸/年,可為一套乙二醇裝置和兩套聚乙烯裝置提供原料,繼續鞏固公司在產業鏈中的領先地位。另外,石油巨頭沙特阿美公司和化工企業沙特基礎工業公司正計劃投資 200 億美元建設一座原油直接制化工品的裝置,積極打造全球最大的石化產業園。
〖 全球乙烯裝置開工率和利潤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 〗
從全球范圍來看,2017年乙烯裝置開工率繼續保持上升趨勢,達到91%。其中以石腦油為原料的亞洲和歐洲地區乙烯裝置開工率分別從2013年的89.8%和78%提高至2017年的94.2%和94.8%,增長顯著;中國乙烯裝置開工率受煤(甲醇)制烯烴裝置開工率不足的影響,降至77.5%的較低水平,但石腦油裂解裝置開工率,達到91.8%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總體來看,油價長期低迷抑制了煤、甲醇等非蒸汽裂解路線生產乙烯裝置的開工率。
2014年下半年以來,受益于低油價,亞洲、歐洲石腦油裂解裝置現金成本大幅下降,與中東和北美乙烷裂解乙烯成本差距減小,由2012~2014年的500~900美元/噸縮小至2017年的300美元/噸左右。總體來看,2014年以來全球乙烯利潤處于較好水平。2017年世界石化行業總利潤達到2000多億美元,創10年新高,其中烯烴行業占總利潤的66%。2018年隨著大量新增烯烴產能投產,預計烯烴利潤將會受到一定擠壓,但仍在較好水平。
〖 中國化工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改造速度加快 〗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化工產品消費國和生產國,化工產品需求占到全球1/3。盡管近期經濟放緩,需求增速略有下降,為5.8%,絕對量卻占全球增長的50%以上,是化工產品需求增量最大的國家,未來這一趨勢仍然保持不變。
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西方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升溫、政府對安全和環境監管力度加大、民營企業參與度加強的影響,中國化工行業的結構調整和升級改造速度加快。
2017年浙江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與恒力石化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均已進入建設安裝階段,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百萬噸級乙烯工程破土開工,此外還有盛虹16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中化泉州100萬噸/年乙烯及煉油改擴建等項目在建。國內煉化產業布局更加合理,不僅綜合考慮資源和市場優勢,更加注重物流條件對競爭力影響的重要性,一體化、基地化格局基本形成。
未來10年,中國化工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精細化程度將得到大幅提升,有望從世界化工大國走向化工強國。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