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掛羊頭賣狗肉
美國有上億輛汽車,但美國小包裝車用潤滑油品牌只有7個,全世界發達國家的潤滑油品牌也就十幾個。
但在中國市場上美國品牌就有3000多個,洋牌子有5000多個,99%以上是花費1萬元在美國注冊一家離岸公司,每年交代理公司2000元管理費,假冒美國品牌在國內銷售,純粹是掛羊頭,賣狗肉。
2、假冒、山寨名牌機油泛濫
買到一些小眾品牌的機油,頂多是性能差點,總算還能用。最怕的是買到假機油,輕則增加油耗,重則直接損壞發動機。
而目前潤滑油市場上假機油也是泛濫成災,尤其是美嘉殼一類的名牌產品,成為了造假的重災區,一些黑心商家直接在小作坊生產出所謂的“名牌機油”,性能根本無法和正品相比,最后坑害的還是車主。
造假違法,有些商家就搞山寨模仿,模仿的對象當然也是名牌,就如同“康帥傅”、“六大核桃”,這些冒牌機油除了包裝長的像大牌機油之外,真正的潤滑性能差十萬八千里,坑的就是不知情的小白。
3、專用潤滑油是個什么鬼?
潤滑油是標準化通用產品,目前主流的認證是API和ACEA,即使在歐美國家也從來就沒有出現過專用潤滑油,在4S店保養的原廠機油也是潤滑油企業灌裝的,也要符合相應的認證標準,不存在專用一說。
4、濫用高科技
濫用新技術名詞,濫用高級、超級等概念誤導用戶。潤滑油是標準化產品,研發一個達到API標準的潤滑油配方,需要非常高額的資金。
目前世界四大添加劑公司專業研發新配方,通過銷售添加劑向潤滑油公司提供,小潤滑油公司基本不具備開發新配方的能力。真正達到標準的潤滑油就是最好的潤滑油,潤滑油只有合格與不合格之分。
5、瞎標注潤滑油級別
用戶本來應該按潤滑油標簽上標注的API、SAE級別選擇潤滑油,但在中國千萬不能再相信包裝上的標注。
因為有些品牌壓根就是沒取到認證,胡亂標注的,像API的認證是要花錢去做的,有些機油達不到標準肯定沒辦法取到認證,于是就瞎標注糊弄消費者。
6、公然坑害國三排放發動機
國Ⅲ排放(EGR廢氣再循環)柴油發動機必須用CI-4潤滑油,才能解決廢氣再循環引起的煙炱磨損與腐蝕問題,全世界的CF-4都不能解決EGR發動機的煙炱磨損與腐蝕問題,但在中國他們就敢寫CF-4適用于EGR發動機。
國Ⅲ排放(EGR廢氣再循環)柴油發動機不使用真正合格的CI-4潤滑油壽命會縮短60-70%。
7、跨國公司造假
跨國公司產品在中國出現絕不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故意造假。某著名跨國公司生產的合成潤滑油SL 5W-40中國技術監督局抽檢CCS(低溫動力粘度)指標不合格被召回。
而合成潤滑油的CCS指標就不可能不合格,除非原料用的不是合成潤滑油而產品標注為合成潤滑油。
8、換油周期過短
國內的換油周期普遍都是5000公里,現在大部分車都用的是合成機油,甚至是全合成機油,這個更換周期顯然比較短,對于機油也是一種浪費。
在國外換油周期基本都在1萬公里以上,雖然說人家油品、用車環境更好一些,但本質上,國內換油周期短還是廠商和經銷商造成的,目的還是忽悠消費者多花錢做保養。
9、錯誤口號誤導用戶
“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誤導用戶用劣質高壓潤滑油,發動機需要的是合適而穩定的機油壓力,該用什么粘度的機油車主手冊早就告訴你了,比如日系車通常用的是0W-20機油,你非要說使用0W-40的機油更好,就相當于告訴病人血壓越高越健康。
10、缺斤少兩
200L大鐵桶是世界標準桶,在世界上都是裝200L或更多,但目前國內大公司的產品普遍裝170公斤,大多為195升,每桶少5升油。
對于我們普通車主來說,在沒有辦法鑒別真偽的時候,選擇機油最好遵循這幾個原則:一,不貪圖便宜,便宜沒好貨;二,選擇正規渠道;三,盡量選擇大品牌。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