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認為,受全球經濟復蘇以及供應減少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不斷攀升,這影響著中國能源進口和消費格局。但是,中國有辦法化解國際油價上漲壓力,國際油價上漲對中國影響有限。
短期影響不大
日前,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從貝克休斯GmbH(德國)成功采購了旋轉導向系統,這一系統在頁巖氣開采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解決該公司頁巖氣開采供應保障不足等問題。
在頁巖氣開采緊俏的另一面,是全球原油供不應求,國際油價持續走高。6月7日,布倫特原油開盤價報75.86美元/桶,比前一日上漲0.14個百分點,保持了強勢上漲的走勢。相對于2月13日61.76美元/桶的年內最低報價,每桶報價已上漲14.1美元。此外,從WTI原油等指標來看,國際油價雖有小幅波動,但總體保持上升走勢。
東方證券首席石化分析師趙辰表示,推動本輪國際油價上漲的核心動力是經濟基本面的改善,全球經濟增長對原油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在此基礎上,地緣沖突降低了市場對石油供應的預期,伊核沖突影響了石油輸出國組織產能的釋放。
分析人士認為,國際油價的上漲必然對中國原油進口產生不利影響,但中國可多措并舉化解壓力:一是俄羅斯已連續兩年成為中國原油進口第一來源國,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原油進口受中東等地緣沖突影響較小。同時,隨著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的舉行,中俄合作將更加緊密,中國自俄原油進口量有望繼續增加。二是如果中美達成共識,雙方將在能源等領域加強貿易合作。三是隨著“走出去”開展產能合作的中企增多,中國在油氣資源進口等方面更具優勢。
國際油價長期上漲預期的增強在短期內進一步刺激了原油進口量的增加。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國原油進口量達1.51億噸,同比增長8.9%。
未來仍存變數
中國的石油消費市場巨大。據了解,中國原油需求量占全球需求總量的十分之一,占亞洲需求總量的三分之一。業內人士透露,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已逼近70%。國際能源署石油產業市場部負責人尼爾.阿特金森預計,到2023年,中國原油凈進口量將升至1000萬桶/天。
面對如此大的需求,國際油價的上漲悄然調整著中國能源進口的格局。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中國進口天然氣682萬噸,同比增長34.2%,中國天然氣進口增速已經連續7個月保持在30%以上。同時,國內頁巖氣和光伏新能源等產業也呈蓬勃發展之勢。
趙辰認為,短期內中國對原油的需求量會持續增加,尤其未來幾年集中建成三大煉化基地,原油需求將保持穩健增長。受供需錯配影響,國際油價較難實現大幅回落,甚至有望在年內沖擊80美元/桶。
國際油價的上漲還推動了國內油價的變化。今年以來,國內油價已六次上調,汽、柴油每噸價格累計上調460元和450元。此外,國內多家航空公司已宣布,自6月5日起(以出票日期為準)恢復征收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每航段燃油附加費為10元。
過,業內人士透露,國際油價仍存變數,尤其需要關注石油輸出國組織和非產油國將于6月22日~23日在維也納召開的會議,會議將重新考慮是否繼續執行于去年1月制定的削減原油產量約180萬桶的承諾,這將影響國際油價走勢。
相關評論